彼得·費迪南·杜拉克(德語: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
給經理人的95個忠告
杜拉克曾說過,「經理人是最有力量改變人類社會的一群」。
藉由管理能力的精進,經理人可以提升個人能力、企業績效,甚至社會福祉。
以下,就是95歲的管理大師,從個人能力:
包含
個人修練、
時間管理、
行銷、
創新與變革、
決策、
領導、
組織與個人等能力,
以及創新變革、企業經營等面向,
留給未來經理人的95個忠告。
個人修煉能力
忠告1:管理者最重要的責任在於創造績效
管理者必須對其所管理的機構提供方向,思考機構肩負的使命,為機構設定目標,
並為機構應達到的績效統籌資源。有效性,也是管理者取得個人績效與成就的首要要求。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忠告2:了解自身的長處、知道如何提升長處、明白自己的限制,這些是不斷學習的
關鍵組織只要有任何重大決策,都應該寫下他們預期此舉會有什麼影響。
9個月後,再就實際結果與預期進行比較。
這樣一來,組織便能了解,哪些地方做得不錯,具有哪些長處;
以及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具有哪些短處。
這也是杜拉克奉行的「反餽比較法」,是了解自己很重要的步驟。
《Drucker on Asia: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1997
忠告3:一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
杜拉克認為,每個人到最後都會妥協,要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
就無法分辨什麼是正確的妥協,到最後往往就會做出錯誤的妥協。
《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忠告4:經理人一方面必須埋頭苦幹,同時也要將眼光放遠──這簡直就是特技
經理人做出的每一個決策、採取的每一項行動,都必須同時考慮到眼前的需要
和長遠的需求。犧牲任何一方,都會危及企業發展。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忠告5:成功的最佳方法,就是跟對一個平步青雲的成功上司
列出你的上司名單,每年至少拜訪每個人一次,問他們:
「我所做的哪些事,以及我部屬做的哪些事,對你的工作有幫助?」
以及「我們做的哪些事妨礙了你,讓你的工作不順利?」
你的責任是讓你的上司覺得輕鬆愉快,因為你的工作可以強化他們的長處,
而非受限於他們的短處。
要讓上司相信,他手下的經理人會設法展現他的長處,並且也會保護上司的弱點。
《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忠告6:熱愛工作的人才會有所表現
杜拉克形容,他所遇見的成功商業人士都認為,反正工作做得好,而我之所以樂在其中,
是因為我樂在工作;而這也正是「學習型組織」和一般組織的差別。
〈Meeting of the Minds〉摘自《Across the Board: The Conference Board Magazine》
忠告7:著眼於任務,而不是自己。重要的是任務,你不過是僕人
杜拉克認為,領導者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領悟到自己和任務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因為領導者看重任務甚於自己。
而某些自我中心的領導者喜歡搞個人崇拜,希望藉此延伸自己的使命,這並不可取。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8:高階主管如果不甘於只是做一個懶散的人力管理員,
就應該承擔開創未來的責任
《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忠告9:高階經理人應該常到公司以外的地方走動
要了解那些非顧客並不容易,而到市場上逛逛卻是擴大本身知識的唯一方法,
這就是走到門外的「走動式管理」。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
忠告10:經理人是企業動力的來源
若沒有經理人的領導,「生產資源」永遠只是資源,永遠無法變成產品或服務。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忠告11:大部分人都不能發揮所學,所知道的可能是所用的好幾倍
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把自己擁有的各種知識加以整合,因而不能把它用在實務工作上。
《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忠告12:任何一個有知識的人,只要在4或5年內沒有學習新知,就會跟不上時代
各領域的知識變化太快,每隔7年就會折半,除非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上不斷學習,
否則很快就會落伍。
《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
忠告13:口號、義務、昨天的問題,是妨礙效率的最大元凶。
《The New Realities: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1989
忠告14:埋頭苦幹,不為全體負責者,無法成為高階主管
一個人不該只為自己的成果負責,而該為整體績效負責,如此一來,即使你位卑職小,
也可稱為高階主管。
《The Effectiveness Executive》1966
忠告15:負責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只要能對自己負責,其他的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而對你最重要的事,不是地位,
而是責任;為了讓自己有責任感,你必須非常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一定要和工作一起成長。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16:你希望後人記住你什麼?
這句話是杜拉克的經典問句之一。
因為這句話將引導你自我更新,並督促你把自己視為一個你想成為的人。
杜拉克的宗教學老師曾經在課堂上告訴學生,如果你到了50歲還回答不出這個問題,
就算是浪費了生命。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17:對自我的要求如果不高,就會對自我的成長造成阻礙
如果能嚴格地自我要求,就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人物;而其中所付出的心力,
並不會比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多。
《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忠告18:績效也可說是一種能力,一個能在長期與多樣化任務下,
創造出成果的能力
《Management: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忠告19:你只能憑藉著你所有的一切來努力,建立起自己的績效紀錄,
而這也是可以增進別人信任及支持你的唯一條件
工作者的首要責任,便是確定你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潛能都發揮出來,
而這都是為了你自己。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20:有效管理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做對的事
杜拉克看過許多有效管理者,他們的脾氣、能力、職業、工作方式、性格、知識、興趣
都有天壤之別,卻都有以上這個共同點。
《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忠告21:有效的管理者著重貢獻
他們會從工作著眼,並使工作朝著目標前進。他們會自問:
「我該貢獻什麼,才能大幅影響我任職機構的績效和成果?」
他強調的是責任。結果,貢獻愈多,影響力愈大。
《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忠告22:對於你不太勝任的領域,要盡可能花費最少的力氣
要從「不太勝任」進步到「馬馬虎虎」,其中所花費的精力和功夫,
遠多於從「一流表現」提升到「優秀卓越」。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忠告23:如果你發現自己身在一個不適合你的組織,例如組織很腐敗,
或是你的表現不能受到上司肯定,離職會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能不能升遷,
反而不應該是離職的理由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24:一旦覺得自己對例行性的公事開始熟悉後,那就是該強迫自己有所改變的
時機了,就像植物一樣,需要被換盆子栽種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忠告25: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為你的人際關係負責
大多數的人都要與他人共事,並透過其他人得到成果。
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唯一定義是,對自己的工作與待人的關係上,
都很強調貢獻。
善於與人相處,並不就代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績效,才是正當的人際關係。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忠告26:老闆的一言一行、隨口說的評論、習慣,甚至他的癖好,
在部屬眼中都被認為是經過老闆的設計、安排,而且充滿意義的
《Management: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連鎖流通零售 醫療生物科技 金融產業科技 資通軟體產業 旅館餐飲產業 投資創新創業 法律法令法規 顧客服務品質 生產商業4.0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2020 02 13 左永安顧問 彼得·費迪南·杜拉克給經理人的95個忠告 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彼得·杜拉克 95歲的管理大師,從個人能力:包含個人修練、時間管理、行銷、創新與變革、決策、領導、組織與個人等能力,以及創新變革、企業經營等面向,留給未來經理人的95個忠告。彼得·費迪南·杜拉克(德語: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是一位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他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疇的文章,「知識工作者」一詞經由彼得·杜拉克的作品變得廣為人知。他催生了管理這個學門,他同時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他被某些人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