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電腦的發明、網際網路到雲端運算,電腦科技與民眾的關係愈來愈緊密,
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一個新概念,並被各界期待,為市場帶來新商機。
「巨量資料」就是在此潮流下出現,但其並非是這二年才出現的全新概念,
而是資料倉儲之父Bill Inmon在1990年代起大力倡導的概念。
1990年代因資訊科技蓬勃發展與網際網路普及化
,加速世界各地資訊的流通。
隨著時代潮流脈動,近年來部落格、社群網站、雲端服務及企業資源整合
等網路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帶動終端資料的產出量。
2011年時,全球網路人口突破20億大關、手機用戶達40億人以上,
還有超過1兆個彼此連結的設備。
在此環境下,數據資料也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快速增長。
現代人每天都會用email,
目前一天的寄送數量就高達2,940億封郵件;
社群網站龍頭Facebook每天有100 Terabyte以上的資料上傳。
由此可知,隨著社群網路與ICT設備的普及,
各式數位資料的大量產生與運用也逐漸增長。
一般人聽到「Big Data」時,就會聯想到「巨量」資料是指數據資料的規模有多麼龐大。
然而,資料的「數量(Volume)」只是Big Data所具備的第一個特徵與挑戰,
另外兩個特徵與挑戰則是「速度(Velocity)」和「多變性(Variety)」。
在這三者的交互作用下,就出現現在一般技術難以管理的大量資料,
不僅規模大,且內容及類型複雜,
例如
等數位資訊,除結構化的資料外,還交雜許多非結構化資料。
巨量資料開始為世人所認識,網路上五花八門的未來情境影片也逐漸被技術實現出來,
由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所形成的連網生活也即將展開,
提供民眾智慧化的識別、管理、交通、環境監控、政府治理、生活安全等生活方式,
民眾的一舉一動,都成資料被蒐集、累積與分析應用。
由巨量資料的蒐集、儲存、萃取、分析與決策的流程來看,
物聯網上所傳遞的各式資料,搭配巨量資料的應用,
讓資料的價值不只於現在的原始用途,
資料本身也可能促進或迫使公司創新商業模式,帶來產業的革新。
一般物質性的東西若被使用,就會開始耗損;
但資料卻不會,每使用一次,價值不會減少,
相反的每多一次、每多一類資料複合分析,就可以從中解讀到不同以往的價值,發掘不同意涵。
資料的價值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初看只有一小塊,
但很大一塊都在海面之下,等待人們去挖掘,企業若能理解其價值,就能從中獲利。
資策會MIC簡介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MIC)成立於1987年。
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研究,
並以「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之專業智庫自期,積極扮演「政府智庫」角色。
MIC研究範疇涵蓋
電腦系統、行動通訊、數據網路、顯示器、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環保綠能、
太陽光電、企業資訊應用、軟體應用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及前瞻研究。
除致力於觀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並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地區深度的區域研究,
MIC多年為全球ICT廠商、金融投資界、學術研究等機構,
提供即時的產業決策情報與顧問服務,也為本國及他國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