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2025 01 1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根據《CNN》及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每天約有60億噸的冰水注入海洋!」在2022年,格陵蘭的大量冰層迅速融化。 川普收購格陵蘭曝氣候危機!《解凍格陵蘭》揭示冰山崩塌的震撼現場 2021年8月中旬,長期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首次遭遇有史以來的「大雨」。這場震驚全球的極端氣候事件不僅在北極圈內掀起熱議, 也讓世界重新審視氣候暖化所帶來的威脅。「北極圈內竟測得歷史少見的高溫攝氏29.6度!」葛望平抵達當地被氣溫震懾。

 

2025 01 1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根據《CNN》及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每天約有60億噸的冰水注入海洋!」在2022年,格陵蘭的大量冰層迅速融化。 川普收購格陵蘭曝氣候危機!《解凍格陵蘭》揭示冰山崩塌的震撼現場 2021年8月中旬,長期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首次遭遇有史以來的「大雨」。這場震驚全球的極端氣候事件不僅在北極圈內掀起熱議, 也讓世界重新審視氣候暖化所帶來的威脅。「北極圈內竟測得歷史少見的高溫攝氏29.6度!」葛望平抵達當地被氣溫震懾。

 川普收購格陵蘭曝氣候危機!

《解凍格陵蘭》揭示冰山崩塌的震撼現場















在格陵蘭,因氣候變遷、冰層融化造成的融冰湖增加。歐萊德提供


 | 文 黃泓瑜

          川普近期不斷對外揚言執意收購格陵蘭?除豐富資源、地緣戰略優勢外,氣候變遷也正劇烈改寫這片土地?紀錄片《解凍格陵蘭》揭露當地冰川崩裂、海平面上升,衝擊居民生活與全球環境。冰雪犬被迫安樂死、漁業與農業雖暫受暖化「紅利」,背後卻潛藏巨大危機。NASA警示全球沿海人口恐面臨淹沒,若冰蓋完全消融,將帶來生存風暴,這些川普知道嗎?

2021年8月中旬,長期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首次遭遇有史以來的「大雨」。

這場震驚全球的極端氣候事件不僅在北極圈內掀起熱議,

也讓世界重新審視氣候暖化所帶來的威脅。

        歐萊德創辦人暨董事長葛望平斥資近新台幣3000萬元,與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合作,組成一支11人團隊。於2022年7月16日,展開了為期23天的北極圈之旅,實地走訪了11個城鎮,並深入訪談政府官員、科學家及當地居民,完成紀錄片

《解凍格陵蘭》。影片中,不僅生動呈現了北極圈內冰層崩裂的震撼景象,還透過多方訪談,實際呈現出格陵蘭在暖化下「解凍」的複雜面貌。












北極冰川的轟然巨響,日夜不斷的消融現場

格陵蘭位於北極圈內,國土面積約為台灣的60倍,但人口卻不到六萬。紀錄片將焦點放在世界最大的冰川之一「伊魯利薩特冰峽灣」。平均每秒有一萬噸冰川融入海洋,大片冰山斷裂墜落,深刻衝擊著人們的視野。

「若冰層完全消融,海平面將上升7.4公尺,可能影響全球約四成的沿海人口。紐約與台北等大都市將面臨淹水威脅!」

美國太空總署(NASA)早已針對格陵蘭冰蓋的融化發出警告。

近年來,科學家實地觀測到格陵蘭北部夏季氣溫高達攝氏15.6度,比往年上升約10度,並與歐洲同期出現的極端熱浪相呼應。

「北極圈內竟測得歷史少見的高溫攝氏29.6度!」葛望平抵達當地被氣溫震懾。

根據《CNN》及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每天約有60億噸的冰水注入海洋!」在2022年,格陵蘭的大量冰層迅速融化。

自1980年代以來,格陵蘭的氣溫平均每十年上升0.9度,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四倍。即便人類此刻全面停止溫室氣體排放,仍無法阻止海平面持續上漲的危機。

甚至,葛望平在當地漁夫手上取得台灣製造的電視。這台電視並非由台灣人贈送,而是隨著暖流漂來的海洋垃圾。全球海洋垃圾汙染正在發生,海洋垃圾威脅也正影響格陵蘭生存,更流向世界每個人的生活。

圖/葛望平從格陵蘭帶回隨著暖流飄來,台灣製造的廢棄電視機。歐萊德提供

狩獵、漁業失衡,短暫「暖化紅利」卻帶來長期隱憂

在《解凍格陵蘭》中,許多格陵蘭居民講述了暖化對他們日常生活的衝擊。降雨量大增導致路面破壞、土壤崩塌及房屋下陷;過去全年都能出海捕魚,但2022年冬季海面完全結冰,漁船只能擱淺在岸上停靠長達三個月。原本依賴冰原狩獵維生的人們,也因冰川融化和狩獵時間縮短,面臨嚴峻的生計挑戰。

北極圈內經常出現的雪橇犬,隨著氣候暖化,牠們的活動空間逐漸縮小。過去三十年間,格陵蘭的雪橇犬數量從1萬5000多隻減少到8000隻,減少了近一半。

不少年輕一代因無法承擔飼養成本,不得不選擇讓牠們「安樂死」。

然而,隨著氣溫上升,海洋中魚群的活動範圍擴大,漁獲量增加,蔬菜種類和牲畜糧食來源變得更加多樣化,航道也更開闊。

這些變化看起來是「暖化紅利」,暫時有助於農業與交通發展,但當地科學家和居民擔心,這種短暫紅利可能帶來更深遠的生態與氣候問題。

圖/在格陵蘭南部,暖化讓種植的蔬菜種類增加,牲畜的糧食量充足。歐萊德提供

「望向窗外,就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但川普知道嗎?

在工業革命前,鯨油曾是格陵蘭地區主要的照明來源。

過度捕鯨導致鯨群瀕臨滅絕,直到化石燃料的興起,鯨魚才得以喘息復育。

這段歷史反映出人類對資源的無盡需求,也警示我們若不及時實施生態保護,

格陵蘭面臨的暖化危機可能在全球範圍內重演。

川普曾多次公開表示有意購買格陵蘭,然而這片土地正因全球暖化而面臨冰川融化

的威脅。川普曾聲稱上任後將加強開發當地的石化資源,甚至表態欲再次退出

《巴黎協定》。

然而,若要掌握格陵蘭的資源,勢必得先正視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影響,

並調整原有的政策方向。唯有如此,格陵蘭才能避免沉沒危機,實現永續發展。

圖/格陵蘭與美國的相對位置圖。截自Google map

格陵蘭前總理克雷斯特曾表示,「只要望向窗外,就能看見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面對海平面上升與氣候失序的挑戰,科學家、國際組織及當地居民紛紛呼籲

加速減碳並強化環境教育,以免成為最後一代見證北極圈變遷的人。

而這些,都是信誓旦旦要買格陵蘭的川普,不可不正視的氣候變遷現實。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2025 01 1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未來就業報告2025》 (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 指出全球範圍內的綠色轉型正在成為推動就業增長的重要力量。除了專業技術技能外,軟技能如 批判性思維、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將在綠色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5 01 1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未來就業報告2025》 (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 指出全球範圍內的綠色轉型正在成為推動就業增長的重要力量。除了專業技術技能外,軟技能如 批判性思維、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將在綠色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孫曉旭) 





技術變革、

地緣經濟碎片化、

經濟不確定性、

人口結構變化和

綠色轉型——

無論是單獨還是綜合起來,都是預計到2030 年塑造和改變全球勞動力市場的

主要驅動因素。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未來就業報告2025》

(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

指出全球範圍內的綠色轉型正在成為推動就業增長的重要力量。

報告強調,

可持續發展、

氣候行動以及

綠色技術

的快速發展,

正在改變全球勞動市場的格局,為經濟和社會創造新的機會。


《未來就業報告2025》匯集了 1,000 多名專家的觀點全球領先的僱主——

共同代表全球22 個產業集群和55 個經濟體的超過1,400 萬名工人,

研究這些宏觀趨勢如何影響就業和技能以及勞動力轉型僱主計劃

在2025 年至2030 年期間採取的應對策略。


綠色轉型推動就業增長


報告顯示,綠色經濟的崛起將創造大量新型崗位,特別是在

可再生能源、

節能技術、

廢物管理和

氣候適應性基礎設施

等領域。

隨着企業和政府加速實施凈零目標和氣候承諾,涉及可持續發展的職業

需求將大幅上升,預計未來幾年綠色相關崗位的招聘率將顯著高於傳統崗位。

同時,報告指出,綠色技術的應用不僅促進了新興行業的發展,

也同時推動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例如,

能源行業通過投資於可再生能源項目,正在

從化石燃料密集型模式

向清潔能源模式轉變,而建築行業也在大力採用節能技術和可持續材料。


香港國際ESG研究院行業觀察:技能轉型成為關鍵

《未來就業報告2025》強調,綠色轉型對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提出了新挑戰。

隨着綠色技術和數字化的融合,許多新興職業需要具備多學科交叉技能,

例如

數據分析、

能源管理、

保技術開發

等。

為此,企業和政府需加強對現有勞動力的技能培訓,

幫助其適應綠色轉型的需求。

全球勞動力市場正在經歷「技能轉型加速」的現象。

除了專業技術技能外,軟技能如

批判性思維、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將在綠色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和創新中心,香港在綠色轉型方面具備獨特優勢。

通過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引入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

加強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

香港正積極為全球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未來就業報告2025》清晰地表明,

綠色轉型作為是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更是就業市場增長的新動力來源。

隨着綠色經濟的不斷擴展,各國和企業需抓住這一趨勢,通過

創新、合作和技能轉型,推動全球勞動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這一報告為各方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鼓勵全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3 05 17 文・吳俊彥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發表《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The Future of Jobs),預計未來五年,將有近四分之一的職場工作發生變化。

在803家企業雇主的預測數據顯示,在其所覆蓋的6.73億個工作中,新增的工作機會將達6,900萬個(占10.2%),而消失的工作機會將達到8,300萬個(占12.3%)。換言之,工作絕對數量減少了1,400萬個(占2%)。


報告中指出,綠色轉型和供應鏈本地化等宏觀趨勢,是創造就業的主要驅動力;但高通膨、低成長和供應短缺等經濟挑戰,則是未來就業的最大威脅。增加最快的工作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專家、永續發展領域的專家、商業智能分析師和資訊安全專家;絕對值增加幅度最大的領域將是教育、農業和數位商務等。

在2023年最重要的十項技能當中,

「分析性思維」(analytical thinking)是首要核心技能,其次是

「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第三、四、五位分別是

  韌性、靈活性和敏捷性,動機和自我意識,以及

   好奇心和終身學習。

後三者體現出勞動者適應職場波動的能力。


另外,擁有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也變得非常重要。這些技能都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特質,是使我們能夠相互聯系,並在職場進行創新創造的特質。


面向未來,具備技術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

是重要性成長速度較快的核心技能之一;但部分企業認為,

讀、寫作和數學、世界公民意識、感官處理能力,以及

手工靈活性、耐力和精確度,對員工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因為這部分職場工作極可能被機器自動化取代。

因此,許多企業正在規劃未來五年技能訓練重點,

分析性思考與創造性思考的重要性分居一、二,第三名就是人工智慧與大數據。

68%工作者想為有相同價值觀的公司工作

五月二日至三日,世界經濟論壇總部瑞士日內瓦也舉行

「成長峰會」(The Growth Summit)。

來自各領域、行業的企業、政府、民間社群、國際組織和學術領袖齊聚討論。

峰會旨在通過協作、遠見和創新,來推進未來機遇並應對當前挑戰,


涵蓋三個核心主題:促進彈性成長、發展人力資本和加速經濟公平。

除了強調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下維持經濟成長外,愈來愈多工作者

開始重新評估自身與工作的關系,他們不僅在思考現有工作模式的合理性,

也思考自己究竟是「為何而工作」,並且希望能找到一家與符合自身價值觀

的公司。

根據

領英(LinkedIn)研究顯示,歐洲超過三分之二(68%)工作者

想為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公司工作,而推動此一轉變的正是年輕世代——

幾乎每10個Z世代和千禧世代中,

就有九個願意離職去更符合他們價值觀的地方工作。


因此,企業更應該重視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以吸引、留住和激勵人才,

從而獲得最大的回報。


2023年最後,如此次報告主筆、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扎希迪(Saadia Zahidi)所言,過去三年,由於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形勢變化和經濟變革的影響,世界各地民眾的生活和生計飽受動蕩,充滿了不確定;「而今天,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的迅猛發展可能會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


張貼者: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2025 01 0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歐盟於2024年7月25日正式通過《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指令亦要求企業制定「氣候永續轉型計畫」, 以確保其營運模式及策略與《巴黎協定》目標一致。。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ESG永續管理師

 

2025 01 0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歐盟於2024年7月25日正式通過《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指令亦要求企業制定「氣候永續轉型計畫」, 以確保其營運模式及策略與《巴黎協定》目標一致。。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ESG永續管理師

2024-08-01




歐盟於2024年7月25日正式通過


《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


後續CSDDD之強制性環境與人權盡職調查義務將於


2027年中適用於受規範之企業。


🔹此為歐盟首次將「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

  原則」(UNGPs)納入其法律體系,強制要求大型企業

  於其營運活動中應尊重環境與人權,

  為責任企業行為(RBC)立法立下重要里程碑。


📑CSDDD相關規範:

1. 適用範圍:


🔹員工數1000名以上,且全球年淨營業額達4.5億歐元以上歐盟及非歐盟企業,

    指令涵蓋企業從上游產品生產、服務提供,至下游產品分銷、運輸及儲存的

     所有活動範圍。此外,指令移除高風險產業之適用規範,並導入分階段

    企業適用期限。

🔹金融產業適用 CSDDD之範圍僅限於其自身業務及上游供應鏈,

     然CSDDD訂有檢討條款,未來金融產業可能基於歐盟理事會之影響評估

     結果擴大適用該指令。

2. 分階段企業適用期限:

依據不同企業規模及營業額,其所適用指令之期限亦不同。

🔹歐盟企業


(1)員工數超過5,000名、營業額超過15億歐元之歐盟企業,為指引生效後3

        年開始適用;


(2)員工數超過3,000名、營業額超過9億歐元之歐盟企業,為生效後4年

        開始適用;


(3)員工數超過1,000名、營業額超過4.5億歐元之歐盟企業,為生效後5年

        開始適用。

🔹非歐盟企業


(1)營業額超過15億歐元之非歐盟企業,為指引生效後3年開始適用;


(2)營業額超過9億歐元之非歐盟企業,為生效後4年開始適用;


(3)營業額超 4.5億歐元之非歐盟企業,為生效後5年開始適用。 

3. 企業應負義務:

企業應以風險為基礎,採取適當措施,以辨識、評估、預防、減緩及終止


(最小化)其營運於供應鏈中破壞環境與侵害人權之潛在與實際風險情形,


並將盡職調查納入企業政策中;企業應追蹤盡職調查措施之有效性,


且歐盟成員國必須確保企業採取適當措施與可能受影響之利害關係人進行


對話;企業應建立受害者申訴機制等救濟措施。


此外,指令亦要求企業制定「氣候永續轉型計畫」,


以確保其營運模式及策略與《巴黎協定》目標一致。

4. 罰則:
會員國主管機關得對未遵守相關規範之企業祭出懲罰,包括公布其公司名稱

(Naming and Shaming)及對企業處以最高金額為其全球年淨營業額

之5%之罰款。

5. 受害者之權利救濟:
受企業破壞環境與侵害人權行為影響之受害者,有最少5年之期限提出索償。

工會及非政府組織仍可在特定條件及不妨礙國家之民事訴訟規則下提出索償。

6. 生效與實施:


CSDDD將於公告在歐盟公報後20日生效,會員國並應在2年內將該指令內容

訂入其國內法,以利實施。

📑參考資料:
歐盟理事會官網:
  https://commission.europa.eu/business-economy-euro/doing-business-eu/sustainability-due-diligence-responsible-business/corporate-sustainability-due-diligence_en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2025 01 06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以及「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 金管會與環境部、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及農業部共同公告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助力金融業及企業減碳轉型 適用及符合永續情形、願景、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指標與目標,以及 治理等五大項目,

 

2025 01 06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以及「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 金管會與環境部、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及農業部共同公告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助力金融業及企業減碳轉型 適用及符合永續情形、願景、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指標與目標,以及 治理等五大項目,


2024-12-3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

今日與環境部、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及農業部共同公告

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下稱參考指引)

「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下稱建議涵蓋事項)

擴大參考指引適用的產業範圍及增訂篩選標準,

並提供企業規劃轉型的參考方向,期能促進產業有序轉型,

並促使金融成為企業淨零轉型的重要助力。

為鼓勵金融業將資金導引至永續經濟活動,

金管會與環境部、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於11112月共同公告第一版參考指引,

先針對我國金融業投融資最多的產業,包括

部分製造業、營造建築與不動產業、運輸與倉儲業之16項一般經濟活動

13項前瞻經濟活動,提供是否符合永續之認定參考指引,

先就「氣候變遷減緩」環境目的訂定「具實質貢獻之技術篩選標準」

且以未對其他環境目的(如氣候變遷調適、水資源保護等)

社會保障造成重大危害為判斷原則。






配合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以及「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

的施政目標,為促進更多企業朝減碳及永續的目標邁進,

第二版參考指引擴大適用的產業範圍,並依 經濟活動的特性 及 對環境的影響

訂定對環境目的具有實質貢獻的判斷標準,

協助企業及金融業判斷    何謂永續經濟活動,主要內容如下:


一、    擴大適用的產業範圍:


()    一般經濟活動:

由第一版   3個產業共16一般經濟活動,

擴增至       5個產業29一般經濟活動,

新增經濟活動項目包括

部分製造業 (紡織、造紙、化學、鋼鐵、半導體、面板、電腦及其週邊設備

 等7項經濟活動)廢棄物清理及資源回收業(3項經濟活動),以及

 農林業(3項經濟活動)

()    支持型經濟活動:原稱「前瞻經濟活動」,

包括再生能源、氫能、能源技術服務(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

      碳捕捉與封存14項,並增列國內外相關參考標準。


二、    永續經濟活動的認定方法:

3項條件衡量企業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永續,不僅對環境有實質貢獻

(例如

碳排放量低於一定閾值

使用再生料占比高於一定閾值

取得國內外相關標章)

同時也不能對環境及社會造成重大危害

(沒有  因   違反環境及勞動、人權等相關法規而被處重大裁罰為判斷原則)

簡而言之即是對環境及社會「有利而無害」。


三、    永續程度的判斷方式:

企業的經濟活動符合前述3項條件,可稱為「永續」;

若有任一項條件不符合,但企業已制定轉型計畫,則稱為「轉型中」

(將第一版的「努力中」及「改善中」合併)

如企業尚無具體計畫或時程進行轉型,則稱為「不符合」


四、    增訂金融業投融資及金融商品之永續占比:針對

     「放款」、「投資」、「資產管理」、「產物承保」分別訂定永續占比之

       計算方式,俾利金融業追蹤其將資金投融資於適用或符合本指引之經濟活動,

       以及發展相關金融商品之情形,並鼓勵金融業揭露永續占比相關資訊。


為協助仍在規劃或進行減碳轉型的企業,制定全面性且具參考性的轉型計畫,

以及減省企業與利害關係人及金融機構相互溝通的成本

金管會與5個部會亦共同研訂「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

協助企業規劃有序轉型的具體內容,而金融機構也能透過企業的轉型計畫,

與企業溝通議合,瞭解其所需的資源,提供適切的金融支持。


該建議涵蓋事項係參考國際作法,提供較完整的項目供企業參考,

包括

適用及符合永續情形、願景、執行策略及行動規劃、指標與目標,以及

治理等五大項目

企業可依據其業務性質及實務需要,或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相關規定,

制定切合其轉型規劃的內容。

金管會表示,參考指引及建議涵蓋事項皆以鼓勵方式推動,企業可透過

永續報告書、年報、官網等揭露營運之經濟活動適用及符合參考指引的情形

及轉型計畫,亦可提供前開資訊予資金提供者參考,

金管會並鼓勵金融機構參考該指引進行投融資評估,積極與企業議合,

以及揭露投融資及金融商品之永續占比等資訊,

未來亦將揭露情形列為永續金融評鑑指標。


減碳轉型及永續發展是一趟艱鉅的旅程,但有明確的方向及妥善的規劃,

就能在做好準備下循序漸進抵達終點。

金管會與5個部會期待「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

可作為引導企業減碳及永續轉型的參考方向,

「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則是協助企業規劃轉型進程的參考手冊,

期能透過這些工具驅動永續發展,

讓金融機構與企業以共通的語言進行溝通與議合,

促進金融機構支持產業,共同實現有序的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目標。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2025 01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企業ESG是什麼? 3大ESG評分機構:1. MSCI 摩根士丹利公司 2. FTSE Russell 3. Sustainalytics 企業重視ESG原因1: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企業重視ESG原因2:獲得投資人青睞 企業重視ESG原因3:提升國際競爭力 企業重視ESG原因4:政府推動相關政策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國家齊聚一堂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協定後,全球的ESG浪潮興起,企業必須注重環保永續、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才能獲得市場認同,

 

企業ESG是什麼?企業永續經營的3大評分標準,與未來趨勢接軌!

企業esg說明示意圖

  資料來源:永豐銀行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國家齊聚一堂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協定後,全球的ESG浪潮興起,企業必須注重環保永續、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才能獲得市場認同,而這3大指標也是ESG的核心精神。

本篇將說明企業ESG是什麼及ESG的重要性,帶你了解ESG和CSR的差別,並提供3大ESG評分標準,讓你逐一實踐ESG指標,提升企業競爭力。

ESG是什麼?重視企業永續經營的績效指標

       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Compact)提出「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概念,即為企業永續經營的績效指標,下方列出這3大項標準的詳細內容,ESG評分機構也會根據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來給予評級,再提供給投資人參考。

為什麼ESG對企業很重要?4大關鍵原因說明轉型勢在必行!

近年氣候變遷和傳染病威脅全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全球皆開始著重永續發展,希望人類和環境能夠共生共榮,生生不息。為達成這項目標,ESG成為相當重要的績效指標,接下來將說明ESG對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重視ESG原因1: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於2020年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書指出,氣候變遷、經濟停滯的風險比原本預期更不樂觀。著名保險管理集團怡安(Aon)於2021年提出《天氣、氣候與災難洞察力:2021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產業因天災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430億美元,比2020年的巨災損失高出15%。值得關注的是,超過6成以上受天災影響的企業,並未事先投保相關保險或預先進行氣候風險管理。氣候造成的損失程度益發嚴重,企業須更著重管理氣候風險,規劃ESG計畫以利符合投保資格。

企業重視ESG原因2:獲得投資人青睞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時,金融市場就觀察到美國ESG評分愈高的公司,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愈低。因為通常ESG評分較高的企業,說明企業體質較穩健,可以做到財務透明公開化和低風險的營運模式。投資人對此類型企業的信心自然較高,不容易撤資,因此企業受到的影響與未進行ESG評分的企業相比,投資風險較低。

企業重視ESG原因3: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議中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公約》,近200個國家同意為2023年減排45%的目標努力,此外美國和近30個國家也將針對未使用再生能源的公部門逐步縮減投資額度,全面支持能源轉型計畫,以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此外,許多國際企業皆要求供應鏈廠商於2030年前提供碳中和相關報告或管理辦法,若無法做到則將不予合作,包含Apple、Microsoft、Amazon和Google等。其中,ESG評分就包含碳排放量和產品碳足跡等細目,因此台灣企業學習蒐集和揭露ESG資訊可說是刻不容緩。

企業重視ESG原因4:政府推動相關政策

為因應國際永續金融趨勢,金管會於2020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改善企業ESG資訊揭露品質。鑑於台灣大多數企業和投資人未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風險管理,且低估ESG資訊對營運決策和風險管理的影響,許多企業依然習慣編製CSR報告書,未提供ESG企業永續經營績效指標。因此「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將「提升ESG資訊揭露品質」列為整體方案需優先達成的目標,預計研提一套適用於目前政策規範和企業需求的判斷標準,提供有意參與永續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參考,以接軌國際趨勢。

ESG、CSR差別有哪些?解析兩種指標不同之處

過去我們最常聽到的是CSR(企業社會責任),和ESG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先了解CSR是什麼。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指出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e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企業承諾持續以符合倫理的方式促進經濟,並同時最大程度地改善職場、家庭、當地社區和社會的生活品質。

     而台灣也在2010年公告「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期許企業能夠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強化企業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但CSR僅提出一個永續經營的大方向,沒有一種量化指標可以了解企業是否正在朝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因此提出ESG企業永續經營績效指標,協助判斷該企業是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3大ESG評分機構介紹

因為企業ESG表現需要針對各方面進行深度分析,所以通常仰賴公正的第三方機構協助評估,但各機構的ESG評分沒有統一的規定和判斷標準,所以一家企業在不同機構中的ESG評分標準會有些不同,但都會針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3大面向去評分,只是每個面向查看的細目不一樣。以下介紹3大ESG評分機構:

1. MSCI

MSCI摩根士丹利公司提供金融資訊研究服務,幫助投資人透過指數快速了解市場變化,是全球指數主要供應商之一。MSCI將3大評分標準又細分為10大主題和35個細目,再根據產業領域給予每個細目不同的權重,最後計算分數得出ESG評級。評級由高至低,分別代表「領先」、「平均」和「落後」,目前全球約有8,500家企業,台灣約有120家為MSCI的ESG評級研究範圍,台積電是台灣唯一獲得「領先」評級的企業。想知道其他企業的評級,可至MSCI官網查詢。

2. FTSE Russell

另一家指數供應商FTSE Russell也推出獨有的ESG評鑑機制,從原有的3大評分標準下又細分14大主題和300項指數,依照各產業的曝顯程度和主題的重要性,來給予相對應的權重分數。評級由高至低為0~5分,目前台灣約有200家企業為FTSE Russell的研究範圍,但FTSE Russell未免費公開各家企業的評級,只能從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來參考。

3. Sustainalytics

      Sustainalytics為ESG評分權威機構,研究範圍也最廣,對全球13,000多個企業給予ESG評級。評級方式則是針對企業在公司治理、ESG關鍵議題和各產業會遇到的獨特議題進行評分,將企業所遭遇的風險分為2種類型: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可控制中又分為已控制和未控制,再進一步將可控制風險扣除不可控制風險,即為最後的ESG分數和評級。ESG評級從好至壞為無風險、低風險、中度風險、高風險和嚴重風險,分數愈低代表ESG評級愈好。

企業如何落實ESG?企業資訊透明化、碳排放盤查及數位化管理

想要提高ESG評級,可以從3大面向去強化企業的ESG資訊,分別為企業資訊透明化、碳排放量盤查和數位化管理。

1. 企業資訊透明化

為了讓投資者對企業更具信心,可以拉近減少企業和客戶間不對等的資訊關係,主動公開企業上下游廠商和相關供應鏈資訊,但要注意各家廠商ESG相關資訊的管理,嚴格控管公開ESG資訊可能對企業帶來的衝擊。

2. 碳排放量盤查

ESG評分包含碳排放量示意圖

全球為追求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許多企業皆要求供應鏈廠商提供碳排放量和碳足跡資訊,因此若企業是國際大廠的供應鏈一員,建議利用再生能源來減少產品或服務會產生的碳排放量,才能避免被國際市場淘汰。

3. 數位化管理

企業可善用雲端數位管理工具,將ESG原則納入QCDS運營績效指標中,改善產品品質,降低管理成本,將內部資訊數位化,創建與供應商協作的平台,深化和企業夥伴間的合作關係。

2025 01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SO14064-1 ISO14067 國內外 通過證照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ESG永續管理師

 

2025 01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ISO14064-1 ISO14067 國內外 通過證照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ESG永續管理師







2025 01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再生能源優點1:提高能源自主性 再生能源優點2:與國際情勢接軌 再生能源優點3:可循環再利用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再生能源資訊網報導,2040年台電發電占比預計調降為現在的一半,將開放更多民間電能企業加入供電行列,協助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例如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風力、海洋能、非抽蓄式水力、一般事業廢棄物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2025 01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再生能源優點1:提高能源自主性 再生能源優點2:與國際情勢接軌 再生能源優點3:可循環再利用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再生能源資訊網報導,2040年台電發電占比預計調降為現在的一半,將開放更多民間電能企業加入供電行列,協助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例如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風力、海洋能、非抽蓄式水力、一般事業廢棄物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再生能源有哪些?揭露3大綠色能源優點和憑證申請說明,掌握未來趨勢

再生能源規劃示意圖

資料來源:永豐銀行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再生能源資訊網報導,2040年台電發電占比預計調降為現在的一半,將開放更多民間電能企業加入供電行列,協助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隨著綠電興起,從2017開始至2022年,已頒發106萬張再生能源憑證,顯示許多企業投入綠電自由市場,透過綠電買賣交易推廣再生能源,背後商機不可小覷。本篇將帶你了解再生能源有哪些,並為你說明再生能源優點以及再生能源憑證,一起搭上這股綠色新浪潮!

再生能源有哪些?5種常見再生能源介紹

依照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說明,再生能源指自然界中直接或經處理後可再利用的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較低,例如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風力、海洋能、非抽蓄式水力、一般事業廢棄物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以下將介紹5種台灣常見的再生能源發電方式:

1.太陽能

太陽能發電是利用太陽光照射在太陽光電板上,形成的正負電位差產生電力,再將其轉為交流電供給電網使用,目前台電的太陽能發電量,累積至2022年4月已有約1億2101萬度電,多設置於日照充足的西半部地區。

2.海洋能

主要有4種發電應用方式,可分為潮汐、波浪、海流和海洋溫差。

  • 潮汐發電:利用水位高低變化來發電
  • 波浪發電:利用波浪起伏的位能、往復力和浮力轉換成機械能,帶動發電
  • 海流發電:在海流會經過的地方設置渦輪機,使海流推動渦輪機產生機械能用來發電
  • 海洋溫差發電:利用海洋表層吸收光線產生的熱能加熱低沸點的工作流體,產生蒸氣推動發電機發電,底層海水再將工作流體凝為液體,不斷循環往復。

3.水力

台灣早期以發展水力發電為主,利用水流從高處沖往低處的位能衝擊,推動水輪機旋轉進而產生電力,可使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彈性調節日夜用電量,具備儲能和發電2種功能。

4.風力

利用風力推動葉片旋轉產生的機械能使風機運轉,再藉由電纜與電網輸送至所需地點。因為台灣陸域可發展風力發電的區域不多,目前台灣風力發電轉往離岸發展,主要的風力來源為冬季時強勁的東北季風,夏季風力發電量僅約佔全年度風力發電量的30%。

5.地熱

地熱發電的環境條件較嚴苛,需經過數年的地熱探勘,調查地表熱源、構造、岩石標本和水源來分析熱能儲集層,驗證是否具備地熱生產潛能。其發電原理和海洋溫差相似,也是採用地底熱能汽化工作流體來推動渦輪機,再經由熱能交換冷卻後導回地底,重複循環再利用。

以上幾種再生能源適合發展的條件不同,若想要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可能還需長時間的努力,才能穩定供電。

3大再生能源優點,了解能源轉型新浪潮

發展再生能源除了可降低碳排放,減少空氣汙染和水汙染,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外,還有以下3大優點:

再生能源優點1:提高能源自主性

台灣98%的發電能源仰賴國外進口,燃料價格與供電成本容易受國際情勢影響。若能發展再生能源,則可以就近供電,節約輸電設備和投資,穩定供電成本與外匯。

再生能源優點2:與國際情勢接軌

國際間倡議綠電最具影響力的組織:再生能源提倡組織RE 100,2014年成立至今,全球已有超過260家企業攜手響應,鼓勵使用百分百綠電、能源管理系統或開發、使用淨零碳建築,提倡企業要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事。國際大廠Apple和Google皆為成員之一,身為旗下重要的供應鏈廠商,發展再生能源勢在必行,也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再生能源優點3:可循環再利用

再生能源屬於自產能源,取自大自然且蘊藏量巨大,能源消耗後可再生循環利用,有助於提升環境永續性,相較石化燃料和天然氣發電等一次性資源,對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更加友善。

為什麼要了解再生能源?開創替代能源新商機

民國106年之前,根據固定躉購費率制度(FIT),政府或台電公司會用特定費率收購綠電,再生能源發電業者所生產的綠電只能賣給台電公司,再由台電將綠電額度轉賣給企業或個人。但為了提高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民國106年電業法修正通過,公布業者可與用戶協議電價,直接將綠電賣給用戶,並推動再生能源憑證制度,進而推動再生能源市場發展,鼓勵民間興建再生能源電廠,增加業者投資意願,還能夠提升產品外銷競爭力。

什麼是再生能源憑證?6大申請步驟一次告訴你

再生能源憑證申請示意圖

台灣再生能源憑證產業發展與推廣協會表示,再生能源憑證即為一種綠電身分證,確認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設備,並將此電力視為綠色電力。一般來說,當綠電匯入電網後,使用者無法區分電力來源是否為綠電,也無法計算使用綠電的比例,因此需要一張「再生能源憑證」,當綠電業者賣出1千度綠色電力時,即可核發一張再生能源憑證給買方,協助具體化再生能源的成效,應用於溫室氣體盤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和環保標章等。目前台灣主要是採取電證合一的制度,進行綠電交易時除了購買所需綠電,也會獲得相對應的再生能源憑證。

至於如何申請再生能源憑證?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列出6個申請流程,以下為你整理:

  1. 受理申請並進行文件審查: 填寫憑證申請書並檢附相關審查申請文件
  2. 執行憑證設備查核
  3. 核發憑證設備查核報告
  4. 登錄憑證設備電量度數: 申請人須於憑證中心平台回報電量數據
  5. 核發憑證: 登錄電量每達1千度即累計核發一張憑證
  6. 執行憑證管理: 憑證中心得每年進行定期設備追蹤查核及電量追蹤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