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2024 10 2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布倫特蘭報告,Brundtland Report 永續發展是什麼?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三大面向 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人類需求的同時,確保不會損及未來世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2023年的地球超載日為8月2日-人類每年使用的生態資源數量是地球自然產生數量的1.75倍,早已超過資源的再生速度,因此為了人類生存環境的永續發展,追求永續發展在所難免。

 


2024 10 2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布倫特蘭報告,Brundtland Report 永續發展是什麼?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三大面向 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人類需求的同時,確保不會損及未來世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2023年的地球超載日為8月2日-人類每年使用的生態資源數量是地球自然產生數量的1.75倍,早已超過資源的再生速度,因此為了人類生存環境的永續發展,追求永續發展在所難免。

 永續發展是什麼?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三大面向

Posted on  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永續發展」是什麼?

永續發展的現代概念起源於1983年由聯合國委託時任丹麥首相

Gro Harlem Brundtland成立委員會,並於1987年發布的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也被稱為布倫特蘭報告,Brundtland Report),

這份報告講述了當下遭遇的人口、糧食、生態系統、能源、工業、工業等

各項挑戰,並提出永續的解決方式倡議,將

永續發展定義為:

「滿足當代人類需求的同時,確保不會損及未來世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布倫特蘭報告相信,人類有能力實現永續發展,雖然永續發展的概念意味著

在某些層面上做出限制,但由於要顧及當代人類的需求,因此主要的作為是

透過改進技術與社會組織的狀況,促成全新的經濟成長模式,

是一個持續變化當中的過程。


為什麼永續發展很重要?


永續發展能為人類文明帶來全方面的進步,包括社會、經濟與環境層面,

平衡各國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避免因資源過度使用,而對環境與生態

造成破壞,最終為人類帶來存續的危機。

目前世界正面臨多項問題,包括戰亂、飢荒、流行病、族群撕裂、

缺乏水資源、極端氣候、環境品質下降、物種滅絕等等。非營利組織

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每年都會計算「地球超載日」

(earth overshoot day),計算方式為地球當年產生的生態資源量除以

人類當年的需求,並以365天計算比例,意味著過了地球超載日後,

剩餘的日子都是對地球原有資源的消耗。

2023年的地球超載日為8月2日-人類每年使用的生態資源數量是地球

自然產生數量的1.75倍,早已超過資源的再生速度,因此為了人類

生存環境的永續發展,追求永續發展在所難免。

無論是已開發、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都各自有不同的挑戰,

需要永續發展來解決。例如美國克羅拉多河流域的7個州於

2023年6月聯合簽署用水協定,採取節水及儲水措施,

找尋永續用水的方式;或是終止對過度捕撈的補貼,

減緩所有魚種中非永續捕撈不斷升高的占比。

永續發展的 3 大面向

永續發展主要分為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3大面項,

此3項彼此之間環環相扣,當我們在改善某一項時,

也需要同步改善另外2項來配合,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下面將會就這3個面向分別舉出幾項案例,

以及說明與其他2個面向如何相互影響。


1. 社會進步的永續

  • 維護和平與安全-安全與生命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戰爭及犯罪
行為除了會導致寶貴生命的流逝外,更會將珍貴的自然資源如

鋼、 木材、鋁等用在對人類福祉沒有幫助之處,且破壞經濟建設與環境, 

嚴重阻礙整體永續發展。

健全的醫療保健系統-
醫療保健系統能維護人類的健康,提高勞動能力與安全,

例如COVID-19便使人類經濟因運輸中斷和健康威脅而衰退,

同時助長一次性餐具、口罩、包裝的大量生產危害環境。


財富的合理分配-

根據全部不平等報告統計,全球收入前1%的人口占1995年至2021年間財富

增長的38%,而後50%的人口僅占2%,雖然收入因從事的工作及區域有

所不同十分合理,但過大的所得差距造成嚴重的相對剝奪感,

產生族群撕裂、降低勞動意願,並強迫部分人口為了生存而不得不

破壞環境。 公正的法律制度-公正的法律能促進社會穩定,

 並且能透過公權力推動經濟及環境的永續發展。


2. 經濟成長的永續


 零廢棄生產與消費模式-

零廢棄理念包括重新思考、減少使用、 重複使用、回收再製及堆肥處理等,

希望透過產品重新設計、壽命延長、良好的去化系統將廢棄物數量降低,

進而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減少自然資源使用量。 

與社區共榮-盡可能維持經濟設施所在地的和諧共處,

包括當地資源公平分配利用、創造就業機會、污染防治、基礎建設等,

以經濟的力量帶動社會永續發展,同時提供永續的資源與勞動力推動經濟。

 永續原料與能源-

使用具可持續性的原料與能源,

例如永續森林管理下的林木、太陽能、地熱等,保障自然環境與經濟的

永續發展。 

3. 環境保護的永續

 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


氣候變遷是人類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夏日高溫、冬日冰封、森林大火、

高強度降雨、旱災……這些自然災害都與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

有所關聯,會對我們的經濟與社會造成嚴重威脅,

甚至直接影響人類存續。 


永續自然資源使用-

礦產屬於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此外一些可再生資源如土壤、

森林、漁業等也需要永續使用,否則以目前消耗大於再生速度,

遲早有一天也會消耗殆盡,對經濟產生強大的破壞。 


永續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生活無法離開水,合理的儲水系統與高效的

水資源使用,方能保障當地社會與經濟永續發展,

例如中國與雅魯藏布江下游國家的爭端等。





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7 項核心指標

無貧窮

此項指標希望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使貧窮與弱勢族群有取得各項服務與

資源的公平權力。

零飢餓

此項指標希望利用技術促進永續農業發展來消除飢餓。

良好健康與福祉

此項指標關注各族群死亡率、傳染病預防、藥物濫用、有毒物質使用等。

優質教育

此項指標希望建立永續的教育體系,增加更多擁有就業技能的人數來促進

發展。

性別平等

此項指標希望讓女性能夠享有參與決策及經濟資源等各項權力的平等。

清潔飲用水和衛生設施

此項指標希望提供安全的飲用水、衛生設施給所有人。

經濟適用的永續能源

此項指標希望讓所有人都能擁有可持續能源的使用權利。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此項指標希望能創造永續經濟成長,同時保障勞工的勞動、平等、安全等

各項權利。

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

此項指標希望透過升級所有產業,實現永續的工業化及基礎設施。

減少不平等

此項指標希望能夠建立一個能包容任何年齡、性別、宗效、種族或任何

身分地位民眾的社會。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此項指標希望減少對世界文化、環境的破壞,讓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住宅。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此項指標希望能夠以循環經濟模式來支持與打造永續的供應鏈。

氣候行動

此項指標希望能落實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加強各個國家對氣候災害

的應對能力。

水下生物

此項指標希望能保護與恢復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生物

此指標希望透過保護各種生態系統來保障陸地生物的多樣性。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此項指標希望減少暴力與貪腐的發生,並增加機構的透明度。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此項指標希望藉由為弱勢群體及國家提供資源,共同加強全球經濟穩定及

促進永續的夥伴關係。


永續發展對商業的重要性

建立長久與平滑的獲利曲線

建立永續供應鏈、導入高效能設備、使用綠電等永續發展措施,雖然短期

內會使成本上升,但長期來看卻能建立穩定的成本曲線,降低不可再生

原料價格波動、法規限制帶來的影響,帶來長久與平滑的獲利曲線。


降低經營風險

企業的永續發展能維護企業形象、保障原料供應、提高透明度等,

降低多項經營風險,包括法規變革、消費者環保意識覺醒、企業貪腐、

成本波動等。


符合當代浪潮

根據統計2000年後的財星500強企業有超過一半破產、被收購甚至消失

在歷史當中。日新月易的科技革新與價值觀轉變,

創造出許多全新商業模式,例如特斯拉以永續能源、氣候行動的永續需求

創造新商業模式,2022年成為財星第242強企業,若能找出支持永續發展

的商業模式,方能持續符合國家政策及消費者喜愛,不會逐漸被淘汰。


提高企業ESG分數

衡量企業永續發展最直接的方式便是ESG分數,MSCI、S&P DJI等機構

會根據企業所發布的ESG報告書及其他第三方數據,為企業進行評等,

而取得高ESG分數的企業能獲得更多消費者與投資人的青睞。


加深員工忠誠度

企業永續經營的一部分包括對員工的照護,提供良好的勞動環境,

並取得正面企業形象,更有透明的企業治理方式,

自然能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為什麼永續發展對個人來說也很重要?

全球的人口正不斷上升,每個人的消費、生產、投資及日常活動都是

推動世界的力量,而永續發展並非一朝一夕或仰賴少數人便能完成的任務,

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並支持永續發展,來打造一個更加永續的地球,

也使我們的安全與未來生活受到保障,畢竟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

戰爭的威脅、水資源匱乏等問題會平等落在每個人身上,

唯有從自身發揮影響力,才能避免自己的生活品質甚至生命受到威脅。

為什麼永續生活型態很重要?

我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整體人類的消耗,永續生活型態能讓我們在

每一件小事上發揮對永續的影響力,以更小的代價做出最大的改變,

並且也幫助我們在面臨他人非永續帶來的問題時,能更輕鬆的面對,

例如為了解決氣候變遷,我們可能會降低對化石能源補助,

造成汽油上漲,但若已經養成使用大眾運輸或電動車的永續生活型態,

自然能避免後續對生活帶來的衝擊。

永續發展從「使用環保產品」開始

永續發展對當代人類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都應

當支持永續發展。生產與消費作為經濟的原動力,會直接影響社會與環境

的永續發展,因此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可說是影響最廣的SDGs

目標之一,企業與個人可從製造與生產環保產品開始,

以零廢棄及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為目標,生產出低碳且易於回收或堆肥的

產品,讓人們在維持生活品質的同時,推動永續發展實現。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2024 10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經營、永續品牌 TNFD、生物多樣性 全球CEO共識:ESG做不好,人才面臨斷層 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 永續長、永續專案經理、永續管理師、碳管理師 KPMG在2023年10月公布《CEO前瞻大調查》,針對全球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橫跨11個產業超過1,300位的CEO探究其策略與觀點。根據LinkedIn發布的《2023年全球綠色技能報告》,顯示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各行各業都在面臨產業轉型,需要綠色技能的職位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約 22.4%;但放眼全球,8人中只有1人具備至少1項綠色技能,剩下的7位則是缺乏的。

 


2024 10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經營、永續品牌 TNFD、生物多樣性 全球CEO共識:ESG做不好,人才面臨斷層 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 永續長、永續專案經理、永續管理師、碳管理師 KPMG在2023年10月公布《CEO前瞻大調查》,針對全球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橫跨11個產業超過1,300位的CEO探究其策略與觀點。根據LinkedIn發布的《2023年全球綠色技能報告》,顯示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各行各業都在面臨產業轉型,需要綠色技能的職位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約 22.4%;但放眼全球,8人中只有1人具備至少1項綠色技能,剩下的7位則是缺乏的。

ESG總監全球都在搶!

他們需要具備哪六種軟、硬實力?


 2024-05-09林泉興/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合夥人

  • 全球企業都在搶永續長/ESG總監人才,為什麼企業CEO如此憂心?
  • 新興的永續職缺需要具備哪六種軟硬實力?
企業陸續擴編相關人力或新增永續部門,進而催生不少新職缺。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KPMG在2023年10月公布《CEO前瞻大調查》,針對全球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橫跨11個產業超過1,300位的CEO探究其策略與觀點。調查結果指出,面臨地緣政治及經濟挑戰,全球CEO普遍認為ESG是企業中的關鍵角色,能帶動企業更具備韌性並驅動長期營收。

此外,根據LinkedIn發布的《2023年全球綠色技能報告》,顯示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各行各業都在面臨產業轉型,需要綠色技能的職位比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約 22.4%;但放眼全球,8人中只有1人具備至少1項綠色技能,剩下的7位則是缺乏的。

從這份調查可看出目前綠領/永續人才的稀缺與斷層,成為現在企業最頭痛的議題。

永續人才稀缺是企業最頭痛的議題

台灣主管機關2024開年便大刀闊斧頒布幾項政策:

其一,自2025年起,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需編製前一年度永續報告書;

其二:自2025年起,上市櫃公司及證券暨期貨市場各服務事業、必須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控制度,並列為必要稽核項目。

加上上市櫃公司永續行動方案中,推動2025年上市櫃公司設置永續委員會/永續長,換言之,台灣超過1,800家上市櫃公司迫切需要延攬具備永續專業的人才,來協助公司規劃永續藍圖、執行永續專案,以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諸多新政。

具備碳盤查與人權稽核經驗的ESG總監炙手可熱

過去企業永續的職務多半為企業內部各單位兼任執行,散落在環境、總務、企劃或人資(HR)、行銷公關(PR)、投資人關係(IR),近年來因應國內外各項永續相關法規、評比等業務增加,企業陸續擴編相關人力或新增永續部門,進而催生不少新職缺;例如永續長、永續專案經理、永續管理師、碳管理師等職位應運而生。 

五年前,「ESG總監」的頭銜幾乎不存在,如今全球有超過50家財星百大(Fortune100)的企業有此職級,如同財務總監負責管理財務資訊揭露,ESG總監負責監控永續相關資訊和流程,以滿足管理機構揭露要求,確保ESG資訊揭露的完整性。

ESG總監除了需要掌握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的關鍵技能,亦需要與法務等跨部門協同合作,幫助組織為尚不存在或不斷更新的法遵做好準備。

此外,財務部亦是關鍵的協作處室,雖然財務與非財務資訊要求不完全相同,瞭解組織內的財務總監如何組織團隊、設計複雜的財務彙整與報導系統,來滿足全球監管機構的要求,有助於設計一套適用於ESG資訊蒐集和揭露的流程。

永續長與財務長的關鍵協作

台灣無論是中小企業或上市櫃公司都在全球供應鏈中站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面對與歐盟CBAM初階段管理對象相應的產業—包括鋼鐵、水泥、肥料等產業,很可能成為被放大檢視的重點產業,無論是完整的組織型碳盤查或是產品碳足跡,都需要有執行碳管理和減碳導入實務經驗之人才。

此外,加上歐盟頒布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推動人權與環境的盡職調查已不只是口號,而是接單前的入場券。因此具備環境與勞動人權經驗者,也成為目前各家企業競相拋出橄欖枝招攬的人才。

隨著企業ESG職缺越來越多,相對應的科系和學程也在這幾年蓬勃發展,有不少在職場歷練幾年想要轉職的人也抱持疑問:如果我以前所學跟永續沒有直接關聯,但我對這行業有興趣,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進入這個正熱門的當紅領域呢?

硬實力:以專業知識為立基 跨領域創造價值

KPMG安侯永續多年來在永續領域深耕,觀察到無論是來自客戶端、稽核端乃至於己身輔導團隊,能持續在永續領域中嶄露頭角的人才、大致可歸納出三點硬實力:

第一、化繁為簡、解讀資訊的能力:

     永續議題對於企業來說大多是新興且複雜的議題,而如何將複雜的永續議題、法規、評比及揭露架構,拆解為公司各單位可落地執行的目標,持續追蹤推進其績效,便需要解讀複雜資訊的能力,並將這些資訊彙整後以系統性、模組化方式拆解和導入於企業內,才能在推動永續的過程中持續改善企業體質,強化營運韌性。

舉例來說,面對氣候變遷,各家企業會隨著其所在的產業不同而面臨不同衝擊與因應方案;例如:

食品製造業受到氣溫升高,導致雞不下蛋、牛不產奶,原物料短缺、替代供應商品質與成本等議題。

營建業則需關注高溫議題,可能要配置更多空調,建設過程中面對即將開徵的碳費,如何在電費、碳費、能耗與舒適度中間取得平衡,都考驗著營建業對於永續的應對能力。

因此,各產業的永續人才需能通盤解讀來自環境、經濟與產業議題,才能找出企業的痛點、提前因應,便是永續人才的硬能力之一。

第二、具備ESG的基本概念,如果可以,建議培養特定專業能力:

永續議題包山包海,很難立刻成為專家,透過兩步驟漸進,

步驟一:需要廣博了解,成為對ESG各面向有一定認知的通才;

步驟二:奠基於通才下,從自身熟悉或專精的領域出發,進而培養特定專業。

例如:具有環工、大氣、自然科學背景的可選定環境、氣候變遷、碳相關、生物多樣性等議題作為專精領域;

或,具備人資、職安衛、法規或稽核背景的人才,則可聚焦勞動人權、移工、供應鏈管理等議題,並藉由在職進修,深化在專門領域上的職能與專業。

若能將ESG基本知識與所學的專業與經驗融會貫通,無論是進入到專責單位或是成為原有部門提供相關永續資訊的窗口,都能事半功倍,順利協助組織規劃並推動短中長期目標與專案。

第三、掌握時間、分配資源的專案管理能力:

      既是「永續」,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不斷永遠持續的一路往前,各種策略規劃與專案都隨著企業不同成長階段需要與時俱進,而推進的關鍵掌握在企業內永續推動者。

      推動者若有專案管理能力,才能讓永續開花結果,而不是年初有了想法後,年中就消失於忙碌業務中。並且,專案管理能力講求如何在求快和求準當中找到平衡,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並盤點資源、優先序列,將資源用在刀口中,才能及時回應年度重大議題與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綜觀來看,KPMG安侯永續成立這十多年從陪伴、服務客戶的過程中,觀察到需要「軟硬兼備」的人才,較能在持續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也帶著己身企業或客戶一同成長,達到雙贏的永續目標。

      至於投入永續職涯是否持有相關證照並非絕對門檻,尤其在當今群魔亂舞、市場鑑別度很低的時代,反而從過往工作經驗中找到共通點,連結將專業與經驗至此一新領域中,才能在永續職涯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軟實力:多元需求成趨勢 彈性紀律須兼備

      永續領域中有許多新興議題,例如這幾年最夯的TNFD、生物多樣性等議題,目前未有衡量量化的統一方法學,即便有相關的揭露架構,部分揭露架構也有彈性空間。 此外,企業看待永續議題出發點也不盡相同,有些企業希望開發新商機、有些則以滿足法規、獲得客戶青睞為主。

面對上述不斷出現的新興議題,及企業主多元的目的與需求,若想要轉換跑道投入永續領域,除了硬能力外,我們也觀察到幾點軟實力是重要關鍵:

第一、永保好奇心與初衷的影響能力:

     對於永續工作抱持好奇心,時刻思考「為什麼」需要這麼做,以及「如何做」,才能不斷突破過往,不陷入舊有窠臼、而能解決問題達成新里程碑;同時,遇到困難時不斷反求諸己,確認自己初衷,抱持信念才能持續帶領團隊往前走。

第二、具備創新/創意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

     能夠具備創新思維,提出兼具創意與實務的解決方案,以過往專業與經驗為基礎,發展非傳統企業及新興的議題所能涵蓋的思維邏輯與解決問題能力。

第三、擁有靈活彈性的溝通協調能力:

      需要與各種不同背景和專業的成員溝通,無論是企業內部各處室,乃至於各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與消費者等,都需要保持溝通彈性,運用不同語言,主動協調、提出解決方案。

     要實現永續目標,並非單一領域或專長者能勝任,而是需要橫跨多領域,協調多方專業的共同努力而成。因此,若能結合上述三點軟實力,善用過往工作經驗,強化永續知識與企業功能的整合與溝通、與跨專業領域者合作,便是現在各大企業所需的永續人才軟實力。 

全球CEO共識:ESG做不好,人才面臨斷層

      KPMG《CEO前瞻大調查》中發現,全球CEO和台灣CEO有一個最大的共識,除了面臨融資困難,「ESG做不好,人才將面臨斷層」。近五成的全球CEO認為若ESG未能滿足利害關係人,面臨最大的負面衝擊便是人才流失、招募困境以及影響高階主管繼續留任的意願;

     同樣的問題,台灣CEO也有高達36%表達出,ESG會影響公司招募及留任員工的憂慮。透過調查結果可知,

永續人才幫助企業達成永續經營、永續品牌,而永續品牌協助企業招募永續人才、留住既有人才,環環相扣的雙贏模式,缺一不可。

面對多變的全球挑戰,唯有配備硬能力與軟實力的團隊,才能協助企業面對地緣政治、經濟挑戰,依然能屹立不搖,成功轉型,佔得全球永續供應鏈一席之地,搶得全球訂單與商機。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2024 10 1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恭喜 左永安顧問 通過 經濟部勞動力發展署 IPAS 113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1.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024 10 1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恭喜 左永安顧問 通過 經濟部勞動力發展署 IPAS 113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1.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024 10 1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恭喜 左永安顧問 通過 經濟部勞動力發展署 IPAS 113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恭喜 左永安顧問 


通過 


經濟部勞動力發展署  IPAS 113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能力鑑定



2024 10 1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訓練規劃與評量 84小時課程 職能級別第四級 發能字第1130346831號 BHRT113172 民國113年7月18日 至113年9月28日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10 1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訓練規劃與評量 84小時課程 職能級別第四級 發能字第1130346831號 BHRT113172 民國113年7月18日 至113年9月28日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