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2018 12 05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ICAP TTQS 共通核心職能 對台灣的民眾而言,如果光讀《商業周刊》創投老總的專欄,大概很難對創投產業產生好感。不過事實上自從INSEAD創辦人Georges Doriot (當時仍是哈佛商學院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美國創立創投產業後,至今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其中的精彩多變,更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我無意回顧這些年來創投的演變,不過最近多倫多大學商院教授Richard Florida等人的世界創投產業報告,透露了某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訊息。

2018 12 05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ICAP TTQS 共通核心職能 對台灣的民眾而言,如果光讀《商業周刊》創投老總的專欄,大概很難對創投產業產生好感。不過事實上自從INSEAD創辦人Georges Doriot (當時仍是哈佛商學院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美國創立創投產業後,至今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其中的精彩多變,更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我無意回顧這些年來創投的演變,不過最近多倫多大學商院教授Richard Florida等人的世界創投產業報告,透露了某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訊息。


2018 12 05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ICAP TTQS 共通核心職能 對台灣的民眾而言,如果光讀《商業周刊》創投老總的專欄,大概很難對創投產業產生好感。不過事實上自從INSEAD創辦人Georges Doriot (當時仍是哈佛商學院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美國創立創投產業後,至今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其中的精彩多變,更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我無意回顧這些年來創投的演變,不過最近多倫多大學商院教授Richard Florida等人的世界創投產業報告,透露了某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訊息。

全球創投在高速發展,台灣創投不進反退


本文由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發表於個人臉書,INSIDE獲得授權轉載,

原題目為:逐漸被世界拋棄的台灣創投:台灣創新危機



對台灣的民眾而言,如果光讀《商業周刊》創投老總的專欄,大概很難對創投產業產生好感。不過事實上自從INSEAD創辦人Georges Doriot (當時仍是哈佛商學院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美國創立創投產業後,至今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其中的精彩多變,更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我無意回顧這些年來創投的演變,不過最近多倫多大學商院教授Richard Florida等人的世界創投產業報告,透露了某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訊息。
螢幕快照_2018-12-04_上午8_29_16
出處
這些年創投的高速發展使得其對創新日益重要,有些人或許已經知道,矽谷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經不是美國創投第一的地區,舊金山與紐約已經超越矽谷多年,舊金山的創投規模也數倍於矽谷,兩者早已無法相提並論,甚至風行一時的區域優勢理論所強調落後矽谷的波士頓128公路地區,也已經幾乎與矽谷平起平坐。

更重要的現象是創投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全球化產業了,美國過去幾乎壟斷創投的現象已不復見,美國從1992年幾乎佔95% 到去年只剩下50%,過去二十多年,創投正以飛快的速度成為全球化的產業,亞洲與歐洲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
47143903_10215621040592665_6037646531140
不僅如此,創投的群聚特性使得創投大量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中,世界的創新活動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北京、倫敦、柏林、多倫多、巴黎,台拉維夫等城市成為新興勢力,小鎮的創新則比過去更為困難。

而且更重要的是群聚經濟等效應,使得創投在全球化城市中的集中度與日俱增,贏家的比重不斷上升,其餘的城市正逐漸被拋在後面,差距與日俱增。

如同以下我選擇美、中、星、韓、台五國最重要的創投城市的比較所示,台灣不僅未趕上這波創投高速成長與全球化的趨勢,反而無論是在數量、投資金額與成長率上都節節敗退,事實上今日台灣在世界創投地圖的比重,比過去任何一年都不如,而且情勢仍在惡化中。
47261121_10215621032312458_7266395739192
47248577_10215621032872472_3465574751404
更有趣的是,用來解釋全球變遷的因素,對台灣下降僅有極有限的解釋力,例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口的總數與密度,台北市人口雖然下降,台灣生育率也低,但是遠遠無法解釋其中的衰退。

其次是技術因素,例如網路速度、手機比率或是一國的高科技產業等等,也與台灣不符。
再來是經濟因素,台灣的經濟成長緩慢,但並不足以解釋期下降幅度,其中蔡英文政府所增加的基本工資、中產階級的購買力等因素,更與下降的趨勢不符。

最後是政治因素,其中比較顯著的像是包括教育、大學與高技術人力政策等等,教育因素大概也不成立。儘管台灣的人力素質有所爭議(如本次選舉所展現的),外國高技術人力進入也不足,但也可能只能解釋其中一小部分。

在創投對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世界,一個正逐漸被世界拋棄的台灣創投,其中所展現的台灣創新危機,或許很值得在選舉風潮過後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