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16:36
外媒披露,淡馬錫有意出售手中屈臣氏持股,
而騰訊、阿里巴巴均在潛在買家行列。路透
財經媒體彭博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包括
中國網路巨擘騰訊(Tencent)在內的1個財團,
正考慮出價競購全球最大保健美容產品
零售商屈臣氏集團(A.S. Watson Group)股權。
報導披露,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現持有約25%屈臣氏股權,正考慮出售其中約10%持股,
換取約30億美元(約925.14億元台幣)資金,
而騰訊可能將與一些投資基金聯手出價。
阿里巴巴(Alibaba)據稱也對屈臣氏股份感興趣。
消息來源透露,潛在買家將受邀出席本月舉辦的管理層介紹會。
不過,目前此事仍無定案,潛在買家稍後未必會出價,
對這批股權的價值預期落差也有可能導致交易難以達成,
且淡馬錫最終也可能決定保留持股。
淡馬錫2014年以440億港元(約1749.88億元台幣)
收購了屈臣氏約25%股權。
今年1月外媒傳出淡馬錫在接到一些對其持股的初步探詢後,
已找上諮詢業者研究處置手中屈臣氏股份的可行選項。
騰訊和阿里巴巴拒絕對上述消息置評。淡馬錫透過電郵回應,
不對外界臆測進行評論。
據屈臣氏集團及屈臣氏台灣官網,
屈臣氏於1941年在香港創立,
目前在全球25個市場擁有12個零售品牌和1.5萬家門市,
員工總數逾14萬人(香港佔1.29萬人);
在1987年進軍台灣後,現全台門市已逾570家、
會員人數接近530萬人,每月服務顧客超過700萬人次。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報導,屈臣氏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而
仍在營運的零售商。
第1家屈臣氏在香港開業的時間,可追溯至道光22年(1842年)
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的前一年,
但當時屈臣氏仍名為「香港藥房」。
1820年代英國人隨著帝國擴張的腳步,來到中國南方開西藥房,
1941年成立的「香港藥房」即為位於廣州的「廣東大藥房」所開設,
當時這家「廣東大藥房」還兼營汽水工廠。
關於屈臣氏早年的記錄很少,
資料顯示1858年有位藥劑師Alexander Shriving Watson加入
「香港藥房」擔任經理,並從1858年起他的名字開始與
「香港藥房」並列出現,而到1871年「香港藥房」
正式註冊成為「A.S. Watson & Company」,
使名稱變成「屈臣氏大藥房」。
這位藥劑師的姓氏Watson,按照台灣現在的習慣應譯為「華生」
(和福爾摩斯的助手華生醫生一樣),
但當時在香港是按粵語發音翻譯,因此翻成「屈臣氏」。
《南華早報》指出,如今屈臣氏集團能成為年營收逾190億美元
(約5859.22億元台幣)連鎖藥妝零售巨擘,
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在經營方面功不可沒。
在屈臣氏成立近180年的歷史中,
最大一次變動應屬1963年被和記企業(長江和記實業前身)
收購控股權,並在1981年全權收歸和記旗下。
長江和記實業今在香港股價一度上漲3.54%至83.3港元,
收盤仍漲2.55%至82.5港元,
2019年來累計已漲9.7%。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