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2017 11 09 左永安顧問 EMBA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 發展人力資源計畫 人力招募 內部升調補充 進行裁員

發展人力資源計畫

在對未來的需求與現有人力資源做比較之後,即可獲知人力資源的淨需求量

發展一套人力資源計畫。

倘若求得的淨需求為正值,

表示該公司必須實施人才的招募、甄選、訓練及發展等業務。


反之,倘淨需求量為負值,則該公司

應設法推動必要的人事調整,包括裁員、資遣、出缺不補等。


  因此,人力資源規劃不但可提供資訊,以指導當前的用人需求,

同時也提供了未來人力需求及來源的預估。


人力招募

公司完成人力資源規劃,同時又確定所需要招募人選的質與量之後,

下一步即是進行人員招募(recruitment),也就是找尋、確認並吸引適當求職者前來

應徵的過程。

另外,如果人力資源規劃指出人力有過剩的情形,

那麼管理當局就要減少公司內人力的供給,此一活動就是進行裁員(decruitment)


內部升調補充

人才來源很多,公司可根據特定需要選擇適當的來源,

而現有全職(full-time, FT)或兼職(part-time, PT)員工才是最方便的來源。

  人事內部升調常見於許多企業的人事政策,

例如,三商行外食事業部所有的幹部,包括各級店長、專員、課長等全部由內部升調。

這種方式,必須配合內部的各種教育訓練與發展課程,以培養員工向上發展的潛力。


採用內部升調具有的優點如下:

 1. 公司對員工表現的優缺點已有所了解。

 2. 員工知道有才幹的人會受到晉升獎賞,所以員工的士氣與績效都會提高。

 3. 來自內部的人選已經在公司內工作了一段時間,其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相吻合,

                可能更致力於目標的達成,且比較不會離職。

 4. 公司大多均對其內部員工已有巨額投資,故倘若實施內部升調,

              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則自屬公司人力資源投資所產生的報酬。



但是決定採行內部升調政策時,必須體認此一人事政策亦有若干缺點:

 1.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指出,從內部升調的管理者,

              常可能有超乎升調者能力所及範圍以外的情事,依據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

  所稱:成功的管理者每不斷地獲得拔擢升遷,最終難免升調到某一非其本人能力

               所能勝任的層級。

              此一彼得原理,事實上在企業機構中確實屢見不鮮,故為慎防彼得原理的出現,

              於採人事內部升調時,必須對內部同仁的現有技能及出缺職位所應具備的技能都有透徹

              的了解與掌握。

2. 內部升調的第二個缺點是阻礙新觀念及新創意的引進,換言之,

             倘若公司內出缺職位悉由現有人員升調補充,則必須慎防內部既有的

       「我們從前都沒有那樣做過」、「我們不用甚麼新方式,一向至為順利」的態度,

            而阻礙新觀念及新創意的引進。


 3. 內部升調也可能因為員工申請某項職位未果,而感到不滿,招致反效果。

             因此告訴那些未獲升調的應徵者為何他們遭致拒絕,以及他們

           應採取何種補救行動才能在將來獲得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2017 11 09 左永安顧問 EMBA 評估現有未來人力資源需求 人力資源盤點 工作分析 工作說明書 工作規範


評估未來人力資源需求

企業在評估未來人力資源需求時,須要審慎考量公司的目標,

為期   達成該目標  所擬定的策略,及  支持該策略所發展的   組織結構

等先決條件。

  門市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經常來自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

以預估營業額作為基礎,

店長可試著估計要達成該項收入所需人力資源的數量及組合。

有時候這種情況正好相反,當某種技能需求殷切而供給稀少時,

能夠取得該人力資源便決定了收益。


例如,大型連鎖便利商店,常發現其市場機會超過了其展店的能力,

因此,該公司能否增加收入來源的唯一限制因素,

便是能否找到適當的店長及店職員,來滿足開店的需要。


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公司的整體目標和收益預估結果,

是公司人力資源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


就門市而言,有下列情況,店長需要招募新員工:





評估現有的人力資源

管理當局首先評估其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

通常的作法是建立人力資源盤點(human resource inventory)

由於目前資訊科技已經相當普及,對大多數企業而言,

隨時產生人力資源盤點報告並不困難。

該報告列出公司內

每位員工的

姓名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經歷

訓練

語文能力

特殊技能



並按各欄位分類統計,

這些盤點資料及報告可供管理當局評估當前可用的人才及技能如何。


人力資源盤點主要在使管理當局了解各個員工能夠做什麼?

要更進一步深入評估現有人力資源,就是進行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經由工作分析程序,可了解

每個工作所包含的

內容

性質

責任

某項工作需要僱用何種條件的人員。

有許多方法用來蒐集工作分析有關的資訊:

 1. 觀察法:直接觀察或錄影拍攝實際工作流程。

 2. 面談法:單獨或分組和員工面談。

 3. 問卷調查法:使用結構化問卷,員工可由一長串可能的工作項目中,

                                                             查核或評等其所執行的工作。

 4. 技術會議:由會議中的專家指出該項工作的特性,

                                                       出席者通常是對某項工作擁有豐富經驗的主管。

 5. 員工記錄法:要求員工將其每日活動記錄在工作日誌上,

                                                      然後加以評估或是予以結構化成為工作內容。


工作說明書(job description)

係對每一個工作者實際應該做些什麼?如何去做?以及為什麼要做的一種書面說明。

大多數工作說明書內容包括

工作者的職銜

工作摘要

特定責任

職務與活動

工作條件

物質環境

工作規範(job specification)

是利用工作說明書的資料,說明一個員工要將該項工作做好,

所需具備的最低資格,指明了應該招募何種條件及人格特質的人員。

所以工作規範通常包括下列資格條件的一種說明:

教育程度

經驗

訓練

判斷

創新能力

體力

技能

情緒特性

及特殊感官要求如視覺、嗅覺、聽覺



2017 11 09 左永安顧問 EMBA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資源規劃(human resource planning)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組織運用現代管理方法

對人力資源的     獲取(選人)、開發(育人)、利用(用人)及保持(留人)

等方面所進行的規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

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組織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選人是利用人力資源的第一步,選人得當,那麼育人也容易,

用人也得心應手,留人也方便。

如果這些活動能夠適當的進行,將會使組織





人力資源規劃(human resource planning)是指


1. 管理當局為確保組織能擁有適當數量、品質的人才,

       並且適時安置在適當職位上的一種過程,

        使他們能夠有效地完成     有助於達成   組織   整體目標   的工作



2. 人力資源規劃  就是  將組織的目標,轉換成符合這些目標之員工的條件


  人力資源規劃可分成三個步驟: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2017 11 06 左永安顧問 雲端酒指數團隊 Wine Index 左記歐洲商行 黃金牛蒡茶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安永全球電商 台北左府(無極)道德宮 無極鳳清道德宮 台北市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美酒網 天藍海 養天正 玉井香 鹿鳴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ICAP PMP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人廖昌亮大陸十九大會議後,健康中國概念成為重點施政方向,醫藥保健類股也成為受市場資金追捧的族群;根據統計,MSCI納入A股後,預計2018年有166億美元的被動式資金挹注,醫藥生物領域為前3大受惠族群,對全球醫療產業將形成一股趨勢拉力,預計2018年醫療產業將發威,2017年底布局正好時機。大陸保健食品市場消費成長力道也很驚人,估計未來至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9%,預估產值上看人民幣3000億元,

 中國時報 洪凱音/台北報導


大陸十九大會議後,健康中國概念成為重點施政方向,醫藥保健類股也成為受市場資金追捧的族群;根據統計,MSCI納入A股後,預計2018年有166億美元的被動式資金挹注,醫藥生物領域為前3大受惠族群,對全球醫療產業將形成一股趨勢拉力,預計2018年醫療產業將發威,2017年底布局正好時機。
法人機構指出,大陸國務院已發布醫藥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質量標準全面與國際接軌,並接受海外新藥的臨床數據等,將有助加速歐美製藥進入大陸與亞太市場。
此外,大陸保健食品市場消費成長力道也很驚人,估計未來至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9%,預估產值上看人民幣3000億元,有利醫療保健股成為投資大趨勢,趁今年底市場較低基期階段,伺機逢低布局相關產業。
專家指出,在大陸醫改下,醫藥醫療產業持續高度集中,資金將向龍頭公司靠攏,加上醫療藥品與保健食品等產業,消費族群不分年齡、不限地域,與景氣連動性較低,投資題材多元豐富,成為全球化的長線剛性需求,另外,在政策利多、低基期下,大陸醫藥科技、高階醫材、醫療設備與保健消費等,都是未來投資留意的方向。
法人指出,市場上多數生技型基金多布局歐美生物製藥及臨床實驗藥品行業,若遇上藥品臨床認證取得的波折,對相關產業將有波及;11月13日開始募集的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布局除關注歐美及亞太市場外,也同時關注大陸醫療市場,醫療保健消費商機的次產業,如:保健食品、美容美體等,也是投資組合增加長線需求的獲利契機。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人廖昌亮表示,投資操作上,將跨足醫療消費產業,有助靈活調節整體選股策略,擬透過布局具實質獲利率的醫療次產業個股,爭取長線報酬空間;當市場波動時,擬透過布局較低基期國家的醫療保健類股,或者投入反向醫療保健相關的ETF,追求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