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2024 11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永續金融分類標準首創轉型概念之類別,並於2023年12月發布 「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Singapore-Asia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針對 「能源」、 「建築與不動產」、 「交通」、 「農業與林業」、 「工業」、 「資通訊科技」、 「廢棄物處理與循環經濟」及 「碳捕獲與封存」 等八個重點部門訂定詳細分類標準

 

2024 11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永續金融分類標準首創轉型概念之類別,並於2023年12月發布 「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Singapore-Asia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針對 「能源」、 「建築與不動產」、 「交通」、 「農業與林業」、 「工業」、 「資通訊科技」、 「廢棄物處理與循環經濟」及 「碳捕獲與封存」 等八個重點部門訂定詳細分類標準

 參酌新加坡作法 精進台版永續分類標準




2024.02.23  03:00  工商時報


        政府為了協助企業及金融機構釐清永續經濟活動之

範疇,以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由金管會主導並

協同環境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內政部,參酌歐盟永續分類

標準(EU Taxonomy),就我國國情、產業發展及

法規制度,研議訂定臺版永續分類標準,業於2022年12月

共同發布第一階段「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

之後金管會再接再厲,於2023年委外研究,

預計2024年對外公布第二階段指引。


政府於2022年底公布的第一階段「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與歐盟永續分類標準架構相似,都要在包括氣候變遷減緩、氣候變遷調適、水及海洋資源的永續性及保育、轉型至循環經濟、污染預防與控制以及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復原之六大環境目的中,能對其中至少一項具有實質貢獻,且對其餘環境目的未造成重大危害,另也必須遵守最低限度的社會治理保障。

目前,第一階段指引所涵蓋的經濟活動,考量我國產業及經濟結構和歐盟不盡相同,因此初步針對國內機構投融資金額較高的三大產業,包括部分製造業、營造建築與不動產業以及運輸與倉儲業的16項一般經濟活動和13項前瞻經濟活動,依其永續程度分成「符合」、「努力中」、「改善中」、「不符合」與「不適用」共五類。另外,如上述提及,金管會已委外研究第二階段「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據悉第二階段所涵蓋的經濟活動,預計會將其餘較大範圍的製造業、資源回收業及金融保險業納入。

觀諸第一階段已發布之臺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正在研析的第二階段指引,可以看出金管會及相關部會在面對2050淨零轉型目標的用心,非常值得肯定。除了臺灣以外,亞洲如新加坡等國,也都有本土化永續分類標準的提出,而下列新加坡的做法,則很值得臺灣未來在精進臺版永續分類標準時加以參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永續金融分類標準首創轉型概念之類別,並於2023年12月發布

「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Singapore-Asia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針對

「能源」、

「建築與不動產」、

「交通」、

「農業與林業」、

「工業」、

「資通訊科技」、

「廢棄物處理與循環經濟」及

「碳捕獲與封存」

等八個重點部門訂定詳細分類標準,將

經濟活動分為

綠色」(Green)、

「轉型(Transition)」與

「不合格(Ineligible)」三類,

使金融機構能識別或揭露相關融資及商品是否符合綠色

或轉型標準,進而減少「漂綠」或「漂轉型」風險。

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之分類標準如下:

一、綠色:係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要求或已幾乎零排放之經濟活動;

二、轉型:亦被定義為琥珀色(Amber),係指尚未達到綠色標準,但在一定時間內綠色轉型,或在短期促成大幅減排之經濟活動。惟轉型標準設有落日期限,將不會無限期持續;

三、不合格:被歸類為紅色(Red),係不符合「綠色」及「轉型」標準之經濟活動,職是之故,此類活動非必然對環境造成重大傷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認為亞洲之轉型需因地制宜,

因此首創「轉型」概念之類別。為強化與國際永續分類標準

之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

著手將「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與國際永續金融平臺(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Sustainable Finance, IPSF)的

「共同基礎分類標準

(Common Ground Taxonomy,CGT)」進行對照,

使金融機構與市場參與者能參照,進而促進與分類標準一致

之融資,提升CGT所涵蓋市場之永續發展。MAS亦同時

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作,推動金融商品參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

目錄(Green Bond Endorsed Project Catalogue)

及「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最終改以CGT為準,以促進跨境金融流動。

上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做法,其值得臺灣學習之處有三:

其一為MAS永續金融分類標準首創轉型概念,可以減少

「漂綠」或「漂轉型」風險;

其二為簡化永續分類類型並以綠、琥珀及紅色作為辨識,

使企業更易理解及接受,

其三為可強化與國際永續分類標準之互通性。

總之,我們除了肯定金管會及相關部會在推動臺版永續分類

標準的努力之外,也企盼政府能參酌國際如新加坡等最新

做法,來制定出優質且符合臺灣特色的永續分類標準。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24 10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K1職場環境的學習與創新 (5小時) K2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5小時) K3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6小時) ●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 ●問題的描述 ●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 ●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依據Spencer & Spencer(1993)提出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職能就像冰山; 有看得見的表面,是可自我充實及改變,藉由 技能提升(Upskill)和 技能再培訓(Reskill), 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而水面下看不見的人格及核心特質, 是不易改變發展的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10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K1職場環境的學習與創新 (5小時) K2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5小時) K3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6小時) ●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 ●問題的描述 ●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 ●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依據Spencer & Spencer(1993)提出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職能就像冰山; 有看得見的表面,是可自我充實及改變,藉由 技能提升(Upskill)和 技能再培訓(Reskill), 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而水面下看不見的人格及核心特質, 是不易改變發展的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職能就像冰山



有看得見的表面,是可自我充實及改變,藉由

技能提升(Upskill)

技能再培訓(Reskill)

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與發展空間。

而水面下看不見的人格及核心特質

是不易改變發展的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


備註: 

依據Spencer & Spencer(1993)提出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認為職能是一連串能力的綜合,

像一個巨大的冰山,包含水面下與水面上兩個部分:

水面下為個人潛在基本特質,

例如動機、特質、自我概念屬於較不易為人發現;

而在水面上則為知識與技能,容易被人發現同時

也是可以透過訓練與發展方式去獲得這些知識與技巧。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知識職能(KC)之16小時三課目


學分訓練-「認識」之訓練;建立「客觀」條件


K1職場環境的學習與創新 (5小時)
職場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職場知識的管理與運用
●掌握職務脈動與積極促進創新
●跨領域整合的思維與運用


K2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5小時)
●成本意識與價值概念的基本意涵
●成本的節制與控制
●價值的加值與創造
●開源節流的策略與倫理


K3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6小時)
●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
●問題的描述
●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
●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2024 10 2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永續報告書則是企業呈現其在環境、社會及治理構面具體成果的報告書。 永續報告書包括:規劃、設計、執行、編寫四個階段;2025年永續報告書的工作最好能於2024年11月啟動、2026年2月完成報告書,歷時16個月。到2025年時,所有上市櫃企業都應依據GRI、SASB及TCFD等國際標準及特定產業應揭露永續指標的國內要求編製永續報告書。。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10 29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永續報告書則是企業呈現其在環境、社會及治理構面具體成果的報告書。 永續報告書包括:規劃、設計、執行、編寫四個階段;2025年永續報告書的工作最好能於2024年11月啟動、2026年2月完成報告書,歷時16個月。到2025年時,所有上市櫃企業都應依據GRI、SASB及TCFD等國際標準及特定產業應揭露永續指標的國內要求編製永續報告書。。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編製可引導企業永續發展的永續報告書


邱立基Lee 企業永續顧問

2025年永續報告書產出的規劃時程

永續報告書包括:規劃、設計、執行、編寫四個階段;2025年永續報告書的工作最

好能於2024年11月啟動、2026年2月完成報告書,歷時16個月。

        ESG浪潮衝擊全球各地的企業,為了引導企業朝向永續的方向發展,GRI、SASB、TCFD、IFRS等組織陸續推出永續資訊的揭露標準,可協助企業衡量自身永續發展的進程,或協助投資機構評量一家企業的永續績效或比較不同企業間永續發展程度,永續報告書則是企業呈現其在環境、社會及治理構面具體成果的報告書。

編製上市櫃企業永續報告書,該如何施對力?

台灣的證交所/櫃買中心為了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資訊透明度,並引導上市櫃企業朝永續經營方向發展,也以公司實收資本額逐年推動永續報告書的編製,

到2025年時,所有上市櫃企業都應依據GRI、SASB及TCFD等國際標準及特定產業應揭露永續指標的國內要求編製永續報告書。

     在過去幾年中,上市櫃企業配合證交所/櫃買中心政策投入人力及物力編製永續報告書,不少非上市櫃企業因為認同ESG/永續發展作為或為提升公司的形象也積極投入。

   當越來越多企業開始編製永續報告書時,而且是每年都要編製一本時,企業也從一開始的不曉得如何編製,到每年都要有不同的想法來豐富報告書的內容,

甚至開始思考到底

我們要投入多少資源來編製永續報告書?

編製永續報告書就能讓公司永續發展嗎?


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的兩種思維模式

     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先釐清企業是用什麼思維來編製永續報告書。

第一種思維是「編製思維」,認為永續報告書主要

       是依據國際標準來編製的一份永續績效報告書。

第二種思維是「四階段思維」,

      這個思維認為永續報告書的  產製包括:

      規劃、設計、執行與編製等四個階段,其中的

「規劃」等同於公司的中長期策略規劃或校準,

「設計」則是針對規劃出來的重大主題進行管理方針的制定,

「執行」則是執行由管理方針展開的行動計畫,最後才是

「編製」永續報告書。

我們要投入多少資源來編製永續報告書?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公司要用編製的思維或是四階段思維

來產出報告書。

如果是用編製思維,公司在熟悉GRI、SASB、TCFD及

特定產業永續資訊揭露標準後,可以由少數同仁、

用3-6個月完成資訊蒐集、內容編寫、內部審查等任務,

產出符合國際標準、國內監管單位要求的永續報告書。

如果企業想要寫出有特色、有亮點、能夠具體呈現公司

永續發展成效的永續報告書,就必須採用四階段思維,

會需要更長的產製週期 

(從前一個年度的第四季進行規劃與設計到

 次年第一季的最後編製)、

更多單位參與規劃、設計與執行,會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但也會有機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附圖為以2025年永續報告書為例,

說明四階段思維下的永續報告書編製時程。

 編製永續報告書就能讓公司永續發展嗎?

這個問題現在看起來就很清楚了,如果只是用編製思維,

每年由少數同仁、用短時間寫報告、交報告的心態所編製的

報告書是不會讓公司永續發展的,因為這純粹只是符合

監管單位的要求罷了,或者成為提升形象的文宣品。

如果企業採取四階段的思維,

每年都透過策略規劃/校準、管理方針制定及

12個月的確實執行,每年都朝影響公司永續發展的

重大主題持續精進就可以做到

「以永續報告書引領企業永續發展」的境界。

這兩種方式,花在「編寫」本身的時間其實差不多,

帶給公司的永續發展價值卻大不相同。

最後期許企業都能清楚編製永續報告書的兩種思維方式,

並從中選擇最適合公司的做法。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2024 10 26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113.03.29)。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10 26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113.03.29)。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113.03.29)


臺灣證券交易所


第 1 條
(訂定目的及依據)
為實踐本公司永續發展目標,並強化永續治理,爰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
實務守則」第二十七條第三項及「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第九
條第一項之規定,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本委員會),並訂定本
委員會組織規程(以下簡稱「本組織規程」),以資遵循。
第 2 條
(適用範圍)
本委員會之人數、任期、職權、議事規則及行使職權時公司應提供之資源
等事項,除法令或章程另有規定者外,應依本組織規程之規定。
第 3 條
(公告備查)
本公司應將本組織規程之內容置於本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觀測站,以備查
詢。
第 4 條
(委員會、推動及執行單位之組成)
本委員會成員人數不得少於三人,由董事會決議委任之,委員會成員資格
應具備企業永續專業知識與能力,且至少一名董事參與督導。
本委員會得視公司規模大小、產業性質或其他健全永續發展管理之情形,
設立永續發展之專(兼)職單位,且得指派高階經理人擔任永續長,以確
保本公司永續發展相關工作之推動。
永續長或具相當職務之人得視各部門永續發展業務之需求,組成跨部門小
組,執行永續發展事務。
第 5 條
(委員會成員之任期及補選)
本委員會成員任期以配合董事會之任期為原則,得連選得連任。
本委員會成員因故解任,致人數不足三人者,應於最近一次董事會補行委
任之。
第 6 條
(委員會、推動及執行單位之職權)
本委員會秉於董事會之授權,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忠實履行下列職權
,並提報董事會:
一、制定、推動及強化公司永續發展政策、年度計畫及策略等。
二、檢討、追蹤與修訂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成效。
三、督導永續資訊揭露事項並審議永續報告書。
四、督導本公司永續發展守則之業務或其他經董事會決議之永續發展相關
    工作之執行。
永續發展之專(兼)職單位協助本委員會推行各項計畫,涵蓋下列編組任
務,並向本委員會呈報永續發展之執行情形:
一、公司治理小組:負責公司治理之法令遵循、訂定合理之薪酬政策及員
    工績效考核制度、教育訓練,及利害關係人溝通機制,以實踐公司永
    續發展之目標。
二、永續環境小組:負責環境管理制度、遵循環境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等
    、評估永續轉型、提升資源使用率、氣候變遷因應機制,及設立環境
    管理專責單位或人員,以達成環境永續之目標。
三、社會公益小組:負責人權管理政策與程序、遵循人權相關法規及國際
    準則等、建立組織內所有成員(如員工、子公司、合資等)及價值鏈
    重要成員內外部溝通、評估相關風險及管理機制,及促進社區發展及
    文化發展,以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
四、永續資訊揭露小組:負責永續資訊管理政策、遵循永續資訊揭露之相
    關法規及國際準則等,充分揭露具攸關性及可靠性之永續資訊,以提
    升永續資訊透明度。
跨部門小組執行前項編組之業務、彙整執行計畫或其他永續相關事務,並
向永續發展之專(兼)職單位或本委員會提報執行成果。
第 7 條
(會議召開及召集)
本委員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並得視需要隨時召開會議。
本委員會之召集,應載明召集事由,於七日前通知委員會成員。但有緊急
情事者,不在此限。召集通知得以書面或電子方式為之。
本委員會由全體成員推舉一人擔任召集人,並由召集人擔任會議主席。召
集人請假或因故不能召集會議,由其指定委員會之其他成員代理之;該召
集人未指定代理人者,由委員會之其他成員推舉一人代理之。
本委員會得請本公司相關部門經理人員、內部稽核人員、會計師、法律顧
問或其他企業永續專業人員列席會議並提供相關必要之資訊,但討論及表
決時應離席。
本委員會召開時,應備妥相關資料供與會之委員會成員隨時查考。
第 8 條
(議程與出席)
本委員會會議議程由召集人訂定,其他成員亦得提供議案供委員會討論。
會議議程應事先提供予委員會成員。
本委員會召開時,公司應設簽名簿供出席成員簽到,並供查考。
本委員會之成員應親自出席委員會,如不能親自出席,得委託其他成員代
理出席;以視訊參與會議者,視為親自出席。
本委員會成員委託其他成員代理出席委員會時,應於每次出具委託書,且
列舉召集事由之授權範圍。
第三項代理人,以受一人之委託為限。
第 9 條
(決議方法)
本委員會為決議時,除法令或章程、規則另有規定外,應有全體成員二分
之一以上同意。表決時如經本委員會主席徵詢無異議者,視為通過,其效
力與投票表決同。
本委員會表決之結果,應當場報告,並作成紀錄。
第 10 條
(利益迴避)
委員會之成員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有利害關係者,應說明其利害關係
之重要內容,如有害於公司利益之虞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
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成員行使其表決權。本委員會成員之配
偶及二親等內血親,就會議之事項有利害關係者,視為委員就該事項有自
身利害關係。
因第一項規定,致本委員會無法決議者,應向董事會報告,由董事會為決
議。
第 11 條
(議事錄)
本委員會之議事,應作成議事錄,議事錄應詳實記載下列事項:
一、會議屆次(或年次)及時間地點。
二、主席之姓名。
三、成員出席狀況,包括出席、請假及缺席者之姓名與人數。
四、列席者之姓名及職稱。
五、紀錄之姓名。
六、報告事項。
七、討論事項:各議案之決議方法與結果、依前條規定涉及利害關係之成
    員姓名及利害關係重要內容之說明、其應迴避或不迴避理由、迴避情
    形、委員會成員之反對或保留意見。
八、臨時動議:提案人姓名、議案之決議方法與結果、委員會之成員、專
    家及其他人員發言摘要、依前條規定涉及利害關係之成員姓名及利害
    關係重要內容之說明、其應迴避或不迴避理由、迴避情形、委員會成
    員之反對或保留意見。
九、其他應記載事項。
本委員會簽到簿為議事錄之一部分;以視訊會議召開者,其視訊影音資料
亦為議事錄之一部分。
議事錄須由會議主席及記錄人員簽名或蓋章,於會後二十日內分送委員會
成員,並應呈報董事會及列入公司重要檔案,且應保存五年;議事錄之製
作及分發,得以電子方式為之。
前項保存期限未屆滿前,發生關於本委員會相關議決事項之訴訟時,應續
予保存至訴訟終結止。
第 12 條
(會議決議之辦理)
經本委員會基於第六條所定職權之決議事項,或依第十三條決議委任專業
人員之後續執行工作,得授權召集人或本委員會其他成員續行辦理,並於
執行期間向本委員會為書面報告,必要時應於下一次會議提報本委員會追
認或報告。
第 13 條
(行使職權之資源)
本委員會得經決議,委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就行使職權有關
之事項為必要之查核或提供諮詢,其相關費用由本公司負擔。
第 14 條
(施行)
本組織規程經董事會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