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菁菁2016 02 25
鴻夏戀高潮迭起,夏普在鴻海和產業革新機構兩個情人之間兩難,明明是鴻海提出的條件優厚,為何如此難以取捨呢?表面上雖說擔心技術外流,其實最主要是因為鴻海是亞洲的外資,是異文化企業,對日本人而言,更是捉摸不定的對象。
鴻海和夏普從2012年洽談收購案以來,不外是鴻海放話,夏普跟在後面否認,或者是鴻海先滿口答應,後來看夏普股票下跌,便識實務者為俊傑地撒手不管。
日本的企業文化相當保守,上下關係嚴謹,作業流程繁複,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說,而且通常要求保密,不到最後一刻不能任意放消息,這與台灣的企業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也使得郭董踢到不少鐵板。
這樣反反覆覆的追逐過程中,日本方面對鴻海多少失去些信任感,即使夏普同意納入鴻海旗下,各界仍抱持懷疑、觀望的態度。
有不少日媒指出,有了前次鴻海食言的經驗,難保鴻海不會再毀約,即使鴻海入主夏普,也說不定哪天接不到蘋果的訂單,就不顧承諾地裁員。
《每日新聞》分析,夏普納入鴻海旗下後,雖然夏普的品牌得以維持,但經營重建之路想必並不平坦。鴻海雖是世界第一的電子機器委託製造大廠,但並沒有液晶和家電企劃的技術和經驗,鴻海入主夏普真能獲得相乘效應嗎?乃是未知數。夏普併入擁有不同文化的外資企業旗下,到底會起怎樣的化學反應,可否完成夏普獨自打天下時無法完成的重建,受到眾人的矚目。
夏普曾是日本人的驕傲,如今落入外資手中,而且還是台灣企業,使不少日本人有嚴重的失落感。日本電視台25日下午的新聞節目中,報導夏普董事會通過鴻海收購案的消息時,字幕上打著:「苦澀的決斷,日本家電業未來將如何?」,評論家各個露出憂心忡忡的表情說:「身為日本人,感到不甘心!」。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日本電機大廠首度完全被併入外資旗下,成敗與否的關鍵是,能不能捨去「高傲的上對下姿態」。夏普和日本政府對台灣鴻海入主夏普相當慎重且敏感,倘若是歐美企業提出收購案,日本會如此敏感嗎?日本的企業經營者若不將鴻海等亞洲企業視為生意夥伴,光只看歐美企業的話,在經營上的選擇會大大減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