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專家顧問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專家顧問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2020 08 30 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實體課程規劃方案 講師 TB104. 左永安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執行長 scott548@ms19.hinet.net 北部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課程編號C1009 領導統御–如何建立優質經營團隊 課程編號C1010 領導統御–溝通與衝突管理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課程編號 C1009 領導統御–如何建立優質經營團隊 課程編號C1010 領導統御–溝通與衝突管理 課程編號C1012 高績效經理人 課程編號C1023 6hr 執行力–目標與關鍵成果 課程編號C3003品牌管理-數位行銷技巧

2020 08 30 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實體課程規劃方案 講師 TB104. 左永安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執行長 scott548@ms19.hinet.net 北部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課程編號C1009 領導統御–如何建立優質經營團隊 課程編號C1010 領導統御–溝通與衝突管理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課程編號 C1009 領導統御–如何建立優質經營團隊 課程編號C1010 領導統御–溝通與衝突管理 課程編號C1012 高績效經理人 課程編號C1023 6hr 執行力–目標與關鍵成果 課程編號C3003品牌管理-數位行銷技巧






講師PDF 下載           


計畫PDF 下載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課程編號 C1009 領導統御–如何建立優質經營團隊

課程編號C1010  領導統御–溝通與衝突管理

課程編號C1012 高績效經理人

課程編號C1023 6hr 執行力–目標與關鍵成果

           課程編號C3003品牌管理-數位行銷技巧

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實體課程規劃方案     109.7.17修訂
一、 為協助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之餐飲及零售業者等商業服務業,鼓勵企業讓在職員工利用多餘工時進修,提升員工職能,經濟部委託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本院辦理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加值培訓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
二、 本院為順利執行本計畫,特成立專案辦公室,並建置計畫網站(learning.cdri.org.tw)及裝設客服專線:02-8979-5666
三、 本計畫實體課程規劃400班,本院自行規劃開班外,得與具執行能力之企業或公協會(以下簡稱合辦單位)合辦開課,辦理原則如下
(一) 專案辦公室開班:
辦理跨領域或主管級之菁英領袖班、實學講堂、主題式實戰工作坊及人才加值培訓班,開課地點及主題應考量區域衡平性及企業需求,合計辦理80班。
(二) 企業開班:
1.   依我國公司法登記之公司、商業或有限合夥之企業,且營業項目為餐飲或零售業者、員工人數30人以上者
2.   參訓人員均屬同一企業者,依企業規模及員工分布區域至多辦理3班為原則;如參訓人員包含2家企業(品牌)以上者,至多辦理6班為原則。
3.   每班18小時,且每堂課實際到課人數平均需達25人。
4.   開辦數,餐飲120班、零售120班。
(三) 公協會開班:
1.   與餐飲及零售業相關之中華民國合法設立公、協會組織,且過去1年內具有培訓課程辦理實績者。
2.   每公協會至多辦理6班為原則,每班18小時,且每堂課實際到課人數平均需達25人。
3.   開辦數,餐飲40班、零售40班。
四、 合辦開班提案受理期間即日起至110226日止,本院得依實際課程辦理情形提前或延長。
五、 本院依照政府預算編列原則支應合辦單位開班經費如場地費、講師鐘點費、交通費、教材費、雜費等。每班經費逾65千元者,不足由合辦單位自籌,惟合辦單位不得對參訓學員收取上課費用。
六、 合辦開課辦理流程:
(一)     於計畫網站線上填寫開課提案表(1~3)後,上傳至合辦單位專區。
(二)    本院審查無誤後,將以電子郵件及電話通知合辦單位。
(三)     合辦單位應於2週內將經費概算表(4)及開課規劃表(5,一班填具一張)上傳計畫網站。
(四)     本院於1週內寄發確認通知後,合辦單位即可辦理開課事宜,並於第1堂課程結束後一日內上傳學員簽到表(6);本院得派員至開課現場瞭解開課情形。
(五)     合辦單位應請參訓人員於計畫網站進行線上問卷調查。
(六)     經費支應:合辦單位於完成開課後2週內於計畫網站上傳簽到表、上課照片、課程講義等結案資料(7)
七、 課程辦理應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布之「COVID-19新型冠狀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或相關指引,進行相關防護及應變措施

附件
1、單一企業合辦開課提案表
2、二家以上企業合辦開課提案表
3、公協會合辦開課提案表
4、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課程合辦經費概算表
5、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課程開課規劃表
6、餐飲與零售業人才培訓課程上課簽到表
7、結案資料表
8、開課變更申請表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2020 04 08 左永安顧問 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不但起薪高,而且能接觸到不同產業的大老闆,是許多頂尖畢業生搶破頭想要擠入的行業。其中,管理顧問業的三大龍頭-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班恩企管顧問(Bain & Company)更是常年與Google並列為北美Top20的人才心目中一等一的夢想公司。

2017-05-19網路新聞媒體風傳媒


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不但起薪高,而且能接觸到不同產業的大老闆,是許多頂尖畢業生搶破頭想要擠入的行業。其中,管理顧問業的三大龍頭-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班恩企管顧問(Bain & Company)更是常年與Google並列為北美Top20的人才心目中一等一的夢想公司。
學長姐說特別採訪了任職於其中一間顧問公司的A先生,要為大家揭開管顧業的神秘面紗!

商管學生的夢想企業

管理顧問公司所涵蓋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協助企業發展增加營收或成本縮減的策略,也可能會碰到像是組織架構重整、提升領導力等等的營運面議題。A先生說:「工作上會接到各式各樣的產業與部門的Case,工作內容十分多樣化,而且重複性算低。」
管顧公司的組織十分扁平,由Partner、Manager、Consultant、Analyst、專精不同專業的Supporting Team等等單位組成,在Manager之下幾乎沒有階級之分。每一個Case都必須仰賴團隊合作,透過不停的激盪、修正才能在短時間內產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沒有絕對的老闆,只要你能找出最有效的Solution(解決方案)、大家又都能夠接受,你就可以去做。重點在於自己能否產生影響力。」A先生特別提到,身為管理顧問,即使是面對上級也必須不停發表自己的看法跟意見,因為透過發言、提出新的想法才能彰顯出自己的價值,主管與夥伴也才能給予你建議去改善「若只是個會聽命令的人,會很容易被取代。」

夢幻企業大門窄

三大管顧業的工作機會是有名的難得!以麥肯錫為例,常常有幾千人申請最後卻只錄取2或3人,錄取率竟比哈佛還要低,可以說是真正的夢幻企業!
因為即使是大學畢業生,剛進入三大管顧的年薪也是百萬起跳,從顧問晉升為Partner的時間只需要8-10年,職涯發展十分快速。同時,身為管理顧問,年紀輕輕就能夠與企業大老闆面對面,紮實的工作內容與高壓的環境,帶動個人成長的速度極快「所以許多知名企業的CEO都是管理顧問出生的。」
但事實上,每位新進顧問在管顧業平均只會待2-3年,原因在於許多顧問在替企業解決問題時就會直接被客戶挖角,或是被獵頭公司找去大企業擔任策略長或管理高層。
A先生說:「人才流動率看起來很高,但其實公司很樂意這樣的狀況發生。因為顧問到大企業當主管,碰到問題時通常也會希望找擁有相同處事方式的顧問公司來合作,所以再回來找我們的機會就很大。」

管理顧問的一天

「在公司裡,整個企業的氛圍是非常講究效率的。講話要有效率、寫字要很精準、避免冗言贅字。而且在追求速度的同時,更要追求高品質。」
身為管理顧問,每天只睡五小時是很正常的事。A先生一天的行程大概是這樣的:早上進公司先跟小組討論待辦事項,接著開始一連串的會議,包含客戶的企業資料分析、訪問內外部專家、小組討論、與客戶交流資訊等等。常常做到晚上九點才下班,回家後還要繼續把該做的事完成才能睡覺,一日的工作時數竟高達15或16小時!若是接到比較急迫的Case,一週工作100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此外,顧問是以客戶為導向的工作,所以A先生時常必須飛往世界各地與當地的客戶接洽,很多時間都在搭機往返。在解決國外Case的過程中必須自己想辦法適應各國的文化差異、調整溝通方法、替客戶呈現最高品質的解決方案。
「做這行你就是被Schedule追著跑的人,時間很沒彈性。平常連買杯咖啡的閒暇都沒有,如果家人或伴侶突然需要你,你也很難臨時撥出時間。」A先生解釋,顧問常常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企業最棘手的問題,所以不只工作量龐大,肩上要背負的壓力也很大「整個工作密度是非常壓縮的,走錯一步就會影響整個團隊的進度。假如當天的進度做不完,就要馬上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壓力真的不小。」
希望讀完本篇文章,讓大家對管理顧問業有更多的了解。高薪人人都想擁有,但不妨先思考一下這樣的工作內容與生活型態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畢竟對工作有足夠的熱忱,才能把壓力化為進步的動力!
(本文出自「風傳媒」,作者:俞嘉琦。)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2019 12 12 左永安顧問 未來7年內,由5G、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所釋放出來的產值,將高達4.3兆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面對這樣大的商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點出產業將面臨的挑戰,也直指痛點就是機會所在,要大家不用輕言放棄。


未來7年內,由5G、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所釋放出來的產值,將高達4.3兆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面對這樣大的商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點出產業將面臨的挑戰,也直指痛點就是機會所在,要大家不用輕言放棄。

2019.10.31 by 
  簡永昌

簡永昌/攝影
長期關心產業動向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日前以飛機妙喻5G、AI如何帶動產業,AI是引領方向的駕駛,5G如引擎帶動飛機起飛,來聽聽他怎麼說。

未來7年內,由5G、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所釋放出來的產值,將高達4.3兆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面對這樣大的商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點出產業將面臨的挑戰,也直指痛點就是機會所在,要大家不用輕言放棄。
 

林百里說明AI、5G將帶來龐大商機,產業也將同時面對問題跟挑戰,不要輕言放棄因為那也是機會跟商機所在。
簡永昌/攝影
他以一張乘客乘坐飛機的圖,輕鬆地解釋5G+AI將會如何帶動產業?林百里表示,人工智慧是飛行員引領方向、5G則是引擎帶動飛機起飛,而雲端產業(Cloud)則是飛機的機身承載這些產業所需要的內容,至於乘客則是由IoT物聯網來扮演,由於他們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要讓他們開心滿意,乘客才會買單、這架飛機才能起飛。
 

林百里以一張易懂的圖,解釋了5G是如何作為飛機引擎、協同AI、雲端一起帶動產業起飛。
簡永昌/攝影
「而且這架飛機要一直在地球上飛行,才是件好事,」林百里笑說。

5G要起飛了,這3個產業商機最先發酵

今(30)日科技部於東方文華酒店舉辦「科技領航閃耀一甲子-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共邀請英、美、日等18個國家,共計42位科技及學術界領袖共襄盛舉。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受邀以「透過5G技術擴展AI」為題進行演講。
 

科技部長陳良基(左)會後也頒發感謝狀予林百里董事長(右),感謝他的貢獻與付出。
簡永昌/攝影
他觀察到有太多產業即將要搭著5G這班飛機起飛,究竟有哪些產業呢?林百里表示太多了、說不完。但他點出像是 車聯網、智慧工廠以及娛樂產業 ,將會是很快能夠看到落地跟發酵的產業,不過依舊要視地區發展的情況而定。

其中娛樂產業在林百里看來,由於5G擁有的高速跟低延遲性,因此在AR、VR的表現將會更佳,終端的供應商也將可以重新定義服務的提供方式,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5G帶來機會,也伴隨4大挑戰

面對5G的到來,他也點出4個可能面臨到的問題需要克服,包括基礎建設、連結性、裝置以及商業考量,這些問題也正是企業在這波5G風潮下的機會所在。

基礎建設

從基礎建設的角度來看,林百里認為這個將會是以雲端為主的基礎建設,同時也要擁有大寬頻、並提供擁有邊緣運算能力,甚至也要具備彈性、可擴充的雲端環境,這個未來5G辦公室的藍圖,單一產業的設計是絕對無法符合市場需求的,必須要多領域、多產業參與,這將會是基礎建設佈局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基礎建設,如何做到大頻寬、低延遲是業界要掌握的重點。
簡永昌/攝影

連結性

以連結性來說,林百里提到5G將擁有不同的波段需要處理,電信公司需要面對不同應用的解決方案。例如大規模機器通訊(mMTC)適合與物聯網、車隊、船隊或是智慧建築等進行溝通,電信業者要思考如何提供客戶最佳化的應用;而超可靠且低延遲通訊(uRLLC)則是交通安全、遠端控制等新連結性的挑戰,電信公司勢必要提供遠端架構上的調整,滿足客戶需求。
 

由於5G有各種不同的波段,各種波段也應用不同的場景,電信商要如何提出良好的解決方案給予客戶,將是挑戰之一。
簡永昌/攝影

裝置

裝置端也是5G時代下一個困難重重的部分。林百里點出,裝置端不僅要擁有邊緣技術應用,5G產生大量的數據,其資安及儲存更是一大問題。終端裝置要如何設計才可以讓使用者安心地將人工智慧所需的資訊在上面做應用,並發揮有用的效益也是業者的一個挑戰。
 

未來受到5G所帶動的人工智慧,將有大量的數據資料產生。終端裝置要如何設計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性,也讓使用者放心使用,都是業者必須克服的挑戰。
簡永昌/攝影

商業考量

林百里說企業要清楚了解:AI+5G將會是未來企業的DNA,而何謂AI+5G?他以智慧工廠來解釋,未來機器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的幫助,讓人類減少犯錯的機率並同步提升產品的品質。因此企業必須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這個5G的引領下,提出一個創新的客戶體驗吸引注意力,將會是一大考驗。
 

林百里表示,AI跟5G的結合將是未來企業的DNA,從過去的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到現在的人工智慧,每個波段的成長動能該如何帶給客戶新的使用體驗將是一大考驗。
簡永昌/攝影
這架飛機即將在明年被驅動、開始起飛,林百里看好台灣在系統跟半導體產業的能量,可以提供給客戶很好的解決方案、客製化的服務,掌握解決每個痛點的機會,因為痛點背後都是無限的商機,台灣有很大的優勢。
責任編輯:陳映璇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2019 11 25 左永安顧問 責任投資(PRI)或赤道原則(EPs)的導入建立ESG投資評估系統 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摩根士丹利ESG指數系列(MSCI ESG Indexes)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 區塊鍊 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IBM 根據安永於2017年所發布的全球調研報告「企業的非財務資訊表現是否對投資人展現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訪問320所國際投資機構,97%投資人認為,「差勁的公司治理」為最影響投資意願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這些投資人將拒絕或嚴肅考慮具有公司治理風險的公司。作者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


2019 11 25 左永安顧問 責任投資(PRI)或赤道原則(EPs)的導入建立ESG投資評估系統 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摩根士丹利ESG指數系列(MSCI ESG Indexes)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 區塊鍊 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IBM 根據安永於2017年所發布的全球調研報告「企業的非財務資訊表現是否對投資人展現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訪問320所國際投資機構,97%投資人認為,「差勁的公司治理」為最影響投資意願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這些投資人將拒絕或嚴肅考慮具有公司治理風險的公司。作者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


2019 11 25 左永安顧問 責任投資(PRI)或赤道原則(EPs)的導入建立ESG投資評估系統 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摩根士丹利ESG指數系列(MSCI ESG Indexes)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 區塊鍊 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IBM 根據安永於2017年所發布的全球調研報告「企業的非財務資訊表現是否對投資人展現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訪問320所國際投資機構,97%投資人認為,「差勁的公司治理」為最影響投資意願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這些投資人將拒絕或嚴肅考慮具有公司治理風險的公司。作者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


2019-11-24 23:05經濟日報 曾于哲
根據安永於2017年所發布的全球調研報告「企業的非財務資訊表現是否對投資人展現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訪問320所國際投資機構,
97%投資人認為,「差勁的公司治理」為最影響投資意願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這些投資人將拒絕或嚴肅考慮具有公司治理風險的公司。
綜觀以上各點,對於企業營運皆是重大風險,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對企業帶來財務及營運上的損失。
2018年美國加州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便因忽視氣候變遷風險導致森林大火,導致300億美金(約新台幣9,154億)賠償及750件官司,最終以破產收場。
而和公司財務及營運息息相關的其他活動,例如投資與募資,近年來在國際上也和ESG表現有重大關聯。

某間台灣知名生技大廠,近年於國際投資會議中尋求募資機會,雖然此廠於台灣獲獎無數、獲利良好,無論技術或財務面都是很好的投資選擇,卻在該次會議上被投資人當面告知,因公司ESG績效表現不佳,投資人將優先考慮投資其他ESG績效好的公司。
此經驗警惕了企業,ESG績效不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的內容而已。企業應理解過往高階經理人只注重財務數字,投資人只看財務表現的「非責任投資時代」已遠去。
當企業理解忽視ESG績效所帶來的風險後,該如何著手改進?一般而言,企業可藉由參與國際間普遍使用的永續指數,瞭解自身ESG績效並與同業進行比較,

例如: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摩根士丹利ESG指數系列(MSCI ESG Indexes)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等。
此外因應產業特性不同,在ESG績效上應注意的要點也有所分別,



製造業應特別注意原料來源與供應鏈管理;

服務業則需多關注自身的勞工權益等人權議題;

金融業則可藉由

責任投資(PRI)或赤道原則(EPs)的導入建立ESG投資評估系統

以避免資金投入在環境與社會表現上高風險之公司,作為管理自身ESG績效的具體行動方案。
ESG績效在目前國際市場上,儼然已成為投資人評估企業的重要指標,台灣資本市場對於ESG績效之關注也逐步提升,企業應掌握此一趨勢,持續精進ESG績效,接軌國際。
在此建議企業應全面評估自身ESG績效現況,必要時引入外部專業機構協助,以免關鍵時刻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遺珠之憾。
(作者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2019 08 31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師大 EMBA 專案管理 PMP ICAP TTQS 1. 很抱歉,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 2. 真心不一定能換回真心 比智商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情商 25 歲以前,恃才而驕,覺得自己聰明又努力,做什麼都一定能成功。25 歲之後發現,如果你學不會聰明地做人,學不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和衝動,學不會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你會進步得非常艱難。你可以不會寫詩,但可以把生活過得像一首詩。


2019 08 31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師大 EMBA 專案管理 PMP ICAP TTQS 1. 很抱歉,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 2. 真心不一定能換回真心 比智商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情商 25 歲以前,恃才而驕,覺得自己聰明又努力,做什麼都一定能成功。25 歲之後發現,如果你學不會聰明地做人,學不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和衝動,學不會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你會進步得非常艱難。你可以不會寫詩,但可以把生活過得像一首詩。



28 歲,一個焦慮和尷尬並存的年紀。沒人把你當小孩,但也沒人太把你當回事。所有曾經說過的誓言與志向,基本上都是以 30 歲為分界點的。

可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而立心願嗎?很難。

但我依舊感到幸運,幸運地接受改變不了的事實,幸運地發現在尷尬、焦慮、迷茫中走過幾年後的自己,也算是終於窺見到 25 歲之前不屑了解的人生真相。

所以這些想說的話,說給那一年站在 25 歲大門口的我聽,也說給所有即將 25 歲和曾經 25 歲的人聽。

工作和人際


1. 很抱歉,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

年輕時的我們,看什麼都能看到不公的一面。憤世嫉俗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坎坷找一點心理的慰藉。可真的,社會本來就不公平,有人不僅比你美貌英俊,還比你有才華、有財富、有地位、有成就。認清這一點,之後的每一次收穫也就成了饋贈。

2. 真心不一定能換回真心

以前的我,覺得信任一定能換來不被辜負,真心可以換來感同身受。在一次次傷心後漸漸明白,在很多人看來,你永遠戴了另一張面具。所以,付出過的就付出了,不要太在意。對別人好就好了,不要期待別人的感恩和同等的回饋。

3. 做自己吧,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

無論你懷著多大的善意,仍會遭遇惡意;無論你抱有多深的真誠,仍會遭到懷疑;無論你呈現多少柔軟,仍要面對刻薄;無論你多麼安靜地只做你自己,仍會有人按照他們的期待要求你;無論你多麼勇敢地敞開自己,仍有人虛飾一個他看到的你。

4. 比智商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情商

25 歲以前,恃才而驕,覺得自己聰明又努力,做什麼都一定能成功。25 歲之後發現,如果你學不會聰明地做人,學不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和衝動,學不會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你會進步得非常艱難。

5. 學會不解釋

無論是不是受了委屈,都不要著急解釋,沒有什麼比結果更能讓人信服的。

6. 努力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你再努力,沒有做出成績,也不要一臉驕傲地拿出去企圖獲得人們的認同。若別人輕鬆做到的是你大費周章仍未做到的,那只會更證明你的無能罷了。

7. 沒有什麼人理所當然要幫你

對所有給予你方便的人表示感謝,因為真的沒有人必須幫你。而即使你曾經幫過別人,也別要求別人下一次必須幫你。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8. 心軟不是善良,是沒原則沒底線

不要做那個能原諒工作紕漏和體諒各種客觀原因的人,你的沒有原則會使得對方的底線不斷降低。一旦你發現情況愈來愈糟,意識到需要按照正常標準去要求對方時,他們反而會覺得是你不可理喻。

9. 工作上交朋友,是一件需要運氣和技巧的事

不要為了同事和自己之間始終隔了層紗而難過,不要鬱悶為什麼表面友好的同事背地裡居然踩了自己一腳,不要對工作上的任何友情抱有過高的期望,因為,只需一點利益就能讓你們兵戎相見。

10. 最好的資源永遠是勢均力敵

如果你不夠優秀,你的人脈大多是不值錢的。留個電話加個微信,到最後可能只是換來個友善的表情。好的人脈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所以不要再說你認識誰誰誰,認識不具有任何意義。

11. 不企圖改變任何人

不要企圖改變任何人的思想或行為,即使是親近的人亦如此。尤其對於那些固執地活在自己幻想的小世界裡的人,千萬不要試圖去說服他們或推翻他們,那就等同於往茅坑裡扔炸彈,會濺得你一身不舒適。

12. 不再隨意質疑他人的能力

如果有人能坐到比你高的位置,那他一定起碼有一個方面比你強。而你條件反射般的質疑和揣測,其實也暴露了自己的齷齪。

生活和身體


13. 照顧身體,它不那麼年輕了

25 歲開始,不洗臉就睡覺,第二天皮膚照樣緊繃光滑將成為天方夜譚。不吃早餐,失眠熬夜,三餐不定時,醉酒泡吧,冬天露腿,你的身體會頻頻發出報警,提醒你,它不太能受得起折騰了。

14. 捨得花錢

買令你愉悅的東西。買一件喜歡的東西,去一個嚮往的地方,吃一頓可口的飯菜,錢不一定花在別人看得見的地方,但它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開心,可以熨平生活的褶皺。

15. 好好賺錢,好好存錢

既然要好好花錢,那當然要好好賺錢,理想都要建立在麵包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千萬別覺得才畢業沒多久,可以先慢慢體驗生活,別以為賺錢是以後的事。

16. 穿得體的衣服,尤其是貼身的衣服

不再去電商買各種各樣廉價的衣服,尤其是內衣一定要舒適。永遠要有一套貴的、可以在任何時候出席任何場合,都不會讓你感到怯場的衣服。質感好的得體衣服,會為自己帶來自信。

17. 跟懂得生活的人交朋友

25 歲之前,認為每次出門都要裝扮自己半小時以上,吃飯要用最美的桌巾的人做作,而嗤之以鼻。
事實上,他們能教會你如何過好任何一個平凡的日子。你可以不會寫詩,但可以把生活過得像一首詩。

18. 珍惜身邊的人

不斷地經歷生老病死,明白多看一眼都可能是最後一眼,多陪一天可能是最後一天。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與你的愛人和父母相遇。

19. 管理好自己的身材

沒人會繼續說你的肥胖是可愛,你可以選擇瘋狂地吃自己愛吃的食物,但你也得學會如何控制你的體重到不厭惡自己的地步。同時不要過度地追求瘦,你會因為內分泌失調而追悔莫及。

20. 家,比房子重要

25 歲之前,覺得買房是天方夜譚,告訴自己才不要做房奴;25 歲後被搬家折磨到心力交瘁,開始時不時想要擁有個穩定的住所。但一個被自己用心布置的溫馨的家,永遠比一個房子更重要。

21. 真正的感情,沒有距離

那些常說我們住得很近啊,下次來找你玩的人,往往後來還是見不到面的。用距離來衡量的情意,哪怕隔著一條街道,也是千山萬水。

22. 沒有誰離不開誰

無論是誰,不管你們曾經多麼親密,只要他(她)想消失在你的生活裡,往往輕而易舉。

人生和自我


23. 選擇三觀一致的朋友

朋友不在多,在於能否讓你感到舒適。而舒適的前提,就是價值觀相同。如果一個朋友在你成功時仍為你由衷地感到高興,務必珍惜。任何人都可以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而要接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則需要非常優良的天性。

24. 沒有什麼是被逼的

唉,都是被逼的呀,都是沒辦法的呀,常常是我們面對不喜歡的生活和現狀時的無奈嘆息。後來明白,沒有什麼是被逼的,都是可以選擇的,只要你願意付出代價。

25. 追求自由和細水長流並不衝突

25 歲之前覺得,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25 歲之後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追求自由和細水長流並不矛盾,你要相信緩慢、平和的力量,要踏實,要冷靜。

26. 不能成為自己鄙視的人

身邊有太多誘惑與太多黑暗,可是哪怕身在糞坑,你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屎。蜜雪兒.歐巴馬的一句話我特別喜歡: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27. 好好看書,好好閱讀

為什麼要堅持閱讀?它到底有什麼用?我不記得小時候吃過哪些東西了,但我確信正是它們成了我的骨我的血,讓我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許很多事情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但閱讀應該是唯一一件只要你付出就會有收穫的事情。

28. 相信愛情

無論到什麼年紀,受過多少次欺騙,心被傷得有多深,要始終相信,會有一個人,他愛你。

29. 沒有什麼婚姻關係是一定長久的

相信愛情,但是不要覺得婚姻是必須長久的。責任這個東西是需要呵護的。你們之間畢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愛是會被瑣碎慢慢消耗的。

30. 理解出軌,但不原諒

不再會對出軌的事情義憤填膺,怒火中燒。再怎麼說一輩子只和一個人睡覺,本來就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事了。因此身體出軌並不是不可理解,但是我仍然不選擇原諒。

31. 好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曾經以為愈是在糟糕的時候,愈要抓緊時間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在這種時候,不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試想在最壞的情況下自己能不能接受。既然最壞的都能接受,那又有什麼好怕的呢?!有的時候,慢就是快。

32. 你永遠都會迷茫,會低潮

誰也無法預知人生的每個低潮期有多長,但確知的是,在每個低潮期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有拋下一切去××的念頭。要多讀書、節制飲食、陪伴家人、早點睡覺、盡力做好手上還在做的事,你會好的。一定會好的。

(本文整理、摘錄自《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今周刊出版)